词语吧>历史百科>民族起源>波拉话

波拉话

我国景颇族中自称波拉的支系使用的一种语言。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缅语支,与载瓦语比较接近。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潞西、盈江、梁河等县。以潞西县三台山区孔家寨的波拉话为例。语音特点:有22个单辅音。塞音、塞擦音分送气与不送气两套,塞擦音有舌尖前、舌叶两套,有唇齿音。有6个腭化辅音,由双唇辅音和舌根辅音腭化而成。无复辅音。有单元音20个,分普通元音8个,紧元音7个,鼻化元音3个,鼻化紧元音2个。有复元音8个,都是前响的,由主要元音与i、u韵尾构成。节尾辅音有p、 t、 k、 m、 n、、ʔ7个。有4个声调,区别词义的作用不如彝语支语言大。有前弱化音节,音节弱化后,主要元音均读ə。语法特点:虚词和语序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,形态变化不丰富。词类有名词、数词、量词、代词、动词、形容词、副词、连词、助词、叹词10类。可在名词后加附加成分表示多数。亲属称谓名词有表示不同性别的词头。量词较丰富,数词或量词都不能单独作句子成分。连用时数词在前,量词在后。量词除表量外,还起类别作用。人称代词有单数、双数和多数。双数和多数第一人称有包括式和排除式的区别。单数人称代词作定语时,用词根元音和声调的屈折变化表示领有。指示代词有近指和远指,远指代词有指高、指低和指平处之分。疑问代词可以重叠,重叠后表示多数。动词有体、态、式、人称、数等语法范畴。体有一般体、进行体、将行体、已行体4种,用语尾助词表达,不同的人称、数所用体的语尾助词有一定区别。态分自动和使动,用动词词根辅音送气不送气交替、清浊交替、元音松紧交替以及在动词前加虚化动词“使”表示。用屈折形态表示使动的动词有时还伴随有声调的变化。式有祈使、请求、疑问等,用在动词后加语尾助词的方式表示。语尾助词有时也有人称和数的区别。存在动词有类别范畴。形容词有表示生动形式的前附叠音成分,也有少数前后均可。结构助词有指明主语、宾语、定语、状语的,句法作用较大。句子的基本语序是主—宾—谓,名词、代词作定语在中心词前,形容词、数量词作定语一般在中心词之后。状语在谓语前面。词汇特点:词汇主要由单音节或单音节词根合成的复合词构成。多音节的单纯词很少。复合词一般有并列关系、修饰关系、主谓关系、支配关系、补充关系等。派生词有前加式和后加式两种。四音联绵词较丰富。借词主要来源于汉语、景颇语,也有一定数量的傣语和缅甸语借词。借词方式以音译为主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完颜活女

    1098—1158金大将。女真族。完颜氏。金源郡王娄室子。年17,从攻宁江州、济州,败敌8千。遇敌于信州,力战救移剌本于阵。败耶律佛顶兵于沈州。从完颜宗翰攻奚王霞末兵,破乙室部2营。平迭剌部族叛军。后

  • 阿不罕

    金代女真族姓氏之一。亦作阿不哈。后改汉姓曰田。

  • 马秀廷

    民国初年将领。字文仲。云南省陆良县(今属师宗县)人。回族。青年时期投军门吴远安部,屡立战功,由哨兵升管带军门。清光绪九年(1883),中法战争中率定远、镇远两军,同越南人民抗击法国侵略军。收复10余州

  • 番饷

    清代台湾高山族向官府交纳的人丁税。凡内附的高山族(即“熟番”),得载入额编,不论男女,按丁输饷。据连横《台湾通史》载:“旧例壮番每丁征米一石七斗,少年一石三斗,番妇一石”。雍正三年(1725),诏豁免

  • 布延泰

    见“白云梯”(598页)。

  • 潘金盛

    五代后梁开平年间苗族起义首领。靖州(今湖南靖县)人。苗族。开平四年(910),与杨成磊等率领靖州地区苗、侗族农民于飞山岩(在今湖南靖县境)暴动。围攻武冈。持续斗争至乾化元年(911),后楚王※马殷遣昭

  • 契玛

    朝鲜语音译,意为“裙子”。朝鲜族妇女传统服饰。流行于延边等地区。有长裙、短裙之分。长裙及于脚面,短裙仅齐膝下。有筒裙、缠裙之别。筒裙,是缝合成封闭样的筒状裙子,不开衩。上端按腰身打有许多细褶,并连着一

  • 盐州

    ①州名。渤海王国置。为东京龙原府所辖4州之一,领龙河、海阳、接海、格川4县。州治故址皆认为在前苏联沿海州克拉斯基(金)诺(即毛口葳)附近,但具体所指有差异,或说在其北的下岩杵河;一说为在其南2公里临波

  • 绰克大赉

    清末内蒙古哲里木盟札赉特旗反垦斗争领导者。原以台吉身分任该旗梅伦。光绪三十三年(1907)夏,被委派为该旗垦务行局帮办。会同总办哈丰阿办理放垦事务。鉴于哈丰阿勾结官府,不顾蒙古农牧民生计,大量放垦、掠

  • 林西县志

    书名。内蒙古地方志之一。林西县长修纂。民国二十年(1931)成书。5册,大16开,线装本,铅印,约9万字。共5卷:卷1为地理志,包括疆域、山脉、河流、道路、桥梁、公廨、县城、区村、古迹、义田。卷2人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