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民族起源>福绵

福绵

?—1831

清朝大臣。满洲镶红旗人。姓瓜尔佳氏。乾隆六十年(1795),由官学生考取内阁中书。历官军机章京、侍读、公中佐领。嘉庆十四年(1809),官广西右江道。二十年(1815),兼署柳州府,以任内失察所属融县淹禁盗犯,降3级,以六部员外郎用。道光二年(1822),官直隶按察使。次年,升布政使。四年,擢山西巡抚。五年,奏请于解州安邑县并运城营内,派兵巡逻保护河东盐池。六年,又请动款发商生息作渠坝,以防盐池被淹。寻因铺张祝寿,革职留任。七年,授仓场侍郎,仍暂署巡抚。因猗氏县民阎克己赴京控告知县串诈得赃,未及时审理,革职留任。八年,赏头等侍卫,充库车办事大臣等。九年,加副都统衔,充科布多参赞大臣,赏戴花翎。十年,奏请酌留科布多部分绿营官兵,以教蒙古民耕耘,免误屯务,以支该地兵粮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詹沂

    明朝大臣、文学家。字浴之、号鲁泉。安徽宣城(今宣城县)人。回族。隆庆五年(1571)进士,授新建县(今属江西南昌市)知县,有惠政,升给事中。因得罪宰相张居正,调任山东副使,后裁归故里。旋复被起用为浙江

  • 答失蛮

    ①元代伊斯兰教徒中的一种称谓。宋代汉译打厮蛮,亦译大石马、达失蛮、达识蛮。源于波斯语,意为“明哲的人”。元代该词使用颇广:一般指伊斯兰教学者,在文献中,常与僧、道、也里可温(基督教教士)并称;有时也泛

  • 公中佐领

    清代八旗佐领的名称之一。未定称前,亦作公同、公众、公管、奉公佐领。此种佐领为公举补缺制,与佐领世职制适相对称,为八旗佐领两大类型之一。其来源大体是:一、※无根由佐领,流为多家多姓承管,在清廷派员办理佐

  • 弘庆寺

    召庙名。位于呼和浩特市旧城五十家街。俗称拉布济召。康熙六年(1667),宁宁呼图克图主持兴建,清廷赐名“弘庆寺”。因系大寺,历由札萨克喇嘛和达喇嘛各二人分别主事。宁宁呼图克图为该寺转世活佛之首。20世

  • 散答

    金代女真族姓氏之一。后改汉姓曰骆。

  • 术忽

    参见“中国犹太人”(297页)。

  • 东京

    古地名。中国历史上首都或陪都的建号。所在因朝代或时间不同有异。自东汉都洛阳(今河南洛阳市)后,因西汉都长安(今陕西西安市),遂以方位称洛阳为东京,北周、隋、唐因之。唐宝应元年(762)置五京(五都)后

  • 可里踢千户所

   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所之一。亦作喀勒达所。永乐四年(1406)正月设,以巴图布哈等为千百户。清代喀勒达山在珲春城(今吉林省珲春县)东80余里。

  • 小解朱留王

    即“小兽林王”(152页)。

  • 碑传集补

    书名。清人物碑传资料汇编。近人闵尔昌(江苏江都人)辑。60卷,卷末1卷。成于民国十二年(1923)。该书以清末人物为主,兼及道光、咸丰朝的历史人物,为《碑传集》、《续碑传集》未收或遗漏的。分宰辅、部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