蒙元官名。又译“扯儿宾”、“彻儿必”、“阇里必”。《元朝秘史》简释为“官人”,无详解;《蒙古译语》释为“宰相”;《登坛必究》译作“把总”;那珂通世《成吉思汗实录》解释为“侍从官”。近人依其职守,认为近
见“奇里克部”(1352页)。
※西羌的一支。汉魏时与葱茈、白马羌分布于婼羌以西至葱岭间的西域南山(昆仑山)中。各有部落首领,与南道诸国相邻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东夷传》注引《魏略·西戎传》称其为“月氏余种”。
狍头皮帽。鄂温克语音译。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境内鄂温克人传统狩猎用帽。因利用狍子头皮原样制作得名。一个狍头皮做一顶帽盔,对眼、耳、角部位稍作加工,再用一块狍崽皮作帽沿。戴着进山打猎,远看象狍子一样,便于
?—1664清初蒙古王公。茂明安部人。博尔济吉特氏。元太祖※成吉思汗弟哈布图哈萨尔后裔,锡喇奇塔特次子。驻牧于呼伦贝尔,均称阿噜蒙古。崇德元年(1636),归附清朝。三年(1638),从睿亲王多尔衮征
即“俺答汗传”(1885页)。
一作“仁懿皇后之诬”。辽朝后期宫内争权斗争中制造的冤案。懿德皇后(死后追谥“宣懿皇后”)名萧观音,为辽道宗耶律弘基皇后。年十三,纳为妃,清宁元年(1055),道宗即位,立为后。史载其姿容冠绝,幼通儒学
?—18高句骊国第二世王。一作儒留、孺留、如栗、闾达。※朱蒙子。生于朱蒙离夫余后。朱蒙建国第19年(前19年)四月,与母礼乐逃离夫余至朱蒙处,被立为太子。是年九月,父死,继王位。在位时,以夫余强大,仍
吐蕃大臣。赞普赤德祖赞(704—755年在位)时人。系吐蕃舅臣(即尚论)。赤德祖赞死后,子赤松德赞嗣位,年幼,他掌握吐蕃实权,反对佛教,推崇本教,毁卡查及珍桑神殿,将大昭寺当作屠宰场,亵渎佛教,流放僧
即“率宾水”(2093页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