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民族起源>章嘉若必多吉

章嘉若必多吉

1717—1786

清代内蒙古最大活佛章嘉呼图克图二世(一作三世)。亦译瑞贝多吉、罗赖毕多尔吉、绕为多尔吉等,又名也摄丹丕钟麦。加佛教传说的十三位先世,亦称第十五世。生于甘肃凉州(又有生于西宁北乡或多伦诺尔等说)。土族。父名古茹丹增,母名布吉。由五世班禅确认为转世灵童,经康熙帝批准为章嘉呼图克图。四岁时被迎至郭隆寺(佑宁寺),修习经典。雍正二年(1724),奉诏进京,驻旃檀寺,谒雍正帝。不久奉旨居嵩祝寺。雍正帝又命在多伦修善因寺赐之。在京与皇四子同习汉、蒙、满三种文字及经典,修毕五大部经。十二年(1734),受封“灌顶普善广慈大国师”,赐银印。十三年,奉钦命与果毅亲王允礼护送第七世达赖喇嘛返拉萨,驻甘丹寺。不久赴后藏晋见第五世班禅,受具足戒。同年,闻雍正帝去世,遂离藏进京。乾隆元年(1736),奉旨管理京师寺庙喇嘛,授“札萨克达喇嘛”印。八年(1743),赐御用金龙黄伞。十六年(1751),授“振兴黄教大慈大国师”印。二十二年(1757),第七世达赖入寂,奉旨入藏,在拉萨诸寺院讲经弘法。翌年,至后藏扎什伦布寺会见第六世班禅。二十五年(1760),与六世班禅同至拉萨,认定达赖喇嘛的转世灵童(八世达赖),旋奉诏回京,奏请乾隆帝批准确定。二十七年(1762),遵旨前往多伦诺尔(今内蒙古多伦县北上都河西南岸)为第三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剃度授戒。二十八年,告假至安多为其父治丧,再回佑宁寺,并在塔尔寺讲经。三十一年(1766),奉敕在热河(今承德)建普乐寺。三十二年,至五台山修习。三十六年(1771),至热河主持普陀宗乘庙落成典礼。四十五年(1780),奉钦命前往多伦诺尔迎接第六世班禅。翌年,同至热河谒见乾隆帝。五十年(1785),乾隆帝亲自为之庆贺70大寿。翌年在五台山入寂。乾隆帝赐金制塔,并于五台山镇海寺造石塔,供奉龛座。一生佛学著述颇富,均收入《章嘉若必多吉全集》中。此外,著有《白塔寺志》、《清凉山志》(即《五台山志》)等。还主持校订蒙文《甘珠尔经》,将《首楞严经》译成满、蒙、藏3种文字。董理满文藏经之翻译。编纂《满汉蒙藏合璧全咒》85册,编纂《钦定同文韵统》,主持蒙译《丹珠尔经》,指导将《金刚经》由梵文译成藏文。又编纂《喇嘛神像集》、《诸佛菩萨圣像赞》等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阿剌兀思剔吉忽里

    ?—约1211蒙古国开国功臣、汪古部首领。又译阿剌忽失的吉惕忽里。“阿剌兀思”为名,“剔吉”、“忽里”均为官号,一说“剔吉”为突厥语“特勤”之音变;“忽里”为金官职“忽鲁”之音变,为“统数部之长”。世

  • 札剌亦儿

    即“札剌儿”(433页)。

  • 宫分军

    契丹一种特殊的军队。《辽史·营卫志》称:“辽国之法,天子践位置宫卫。”※宫卫制(即斡鲁朵制)为辽太祖※耶律阿保机始创,宫卫有直属的军队、民户、州县,为一特殊独立单位,宫卫中的军队称宫分军。一说宫分军为

  • 成讨温卫

   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。亦作齐努温卫。正统八年(1443)四月设,因兀者卫指挥使娄得“析居成讨温”,由弗提卫都督察阿奴等奏保,升该卫都指挥佥事。娄得为都督剌塔弟,与弗提卫都督关系较密,亦效忠明朝

  • 赶祖先圩

    旧时毛南族民间祭祖活动之一。毛南语称“沙赫公叭”。地点在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下南、波川两村交界处的下林(毛南语称“卡林”)墓场。人们认为死人灵魂也喜欢赶圩,其圩叫“祖先圩”。如果不赶此圩,祖先要责怪和

  • 额勒伯克汗

    1361—1399明代蒙古可汗。全称额勒伯克尼古埒苏克齐汗,又译厄尔白克等。孛儿只斤氏。※脱古思帖木儿(乌萨哈尔汗)子。洪武二十五年(1392,一作1391),兄※恩克卓里克图汗卒,无子嗣,于二十六年

  • 好大王

    即“广开土王”(133页)。

  • 拜牙即

    明哈密忠顺王。一作拜牙郎。蒙古贵族。忠顺王※陕巴子。弘治十八年(1505)冬,父卒,自称速檀,寻袭封忠顺王。明廷给冠服、彩缎、盔甲、弓箭等,命都督奄克孛剌仍掌哈密卫印信,偕都督写亦虎仙辅助之。屡遣使至

  • 齐凌

    ①即“栖林”(1804页)。 ②见“奇勒尔” (1352页)。

  • 查弼纳

    ?—1731清朝大臣。满洲正黄旗人。完颜氏,世居鄂尔浑地方。爱音布之孙。康熙二十二年(1683),袭云骑尉世职。二十八年(1689),管佐领。后历署护军参领、吏部郎中。五十年(1711),迁内阁侍读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