耶律道隐
辽皇室。字留隐。契丹族。东丹王※耶律倍第五子。为辽世宗※耶律阮弟,辽景宗※耶律贤叔。史载其性沉静,有文武才。出生于后唐。辽太宗天显十一年(936)闰十一月,父遭后唐末帝李从珂杀害,时年尚幼,为洛阳僧匿养之,故名“道隐”。至辽太宗灭唐后,始得返辽,诏赐外罗山以居。景宗即位,保宁元年(969)四月,受封蜀王,为上京留守。乾亨元年(979)十二月,改南京留守,任内有政绩,号令严肃,民得安业。数年后徙封荆王。辽圣宗统和元年(983)正月,病卒,追封晋王。
辽皇室。字留隐。契丹族。东丹王※耶律倍第五子。为辽世宗※耶律阮弟,辽景宗※耶律贤叔。史载其性沉静,有文武才。出生于后唐。辽太宗天显十一年(936)闰十一月,父遭后唐末帝李从珂杀害,时年尚幼,为洛阳僧匿养之,故名“道隐”。至辽太宗灭唐后,始得返辽,诏赐外罗山以居。景宗即位,保宁元年(969)四月,受封蜀王,为上京留守。乾亨元年(979)十二月,改南京留守,任内有政绩,号令严肃,民得安业。数年后徙封荆王。辽圣宗统和元年(983)正月,病卒,追封晋王。
金代早期官名。女真语音译。“国论”意为“国”, “勃极烈”意为“官长”,合为“国家级的官长”之意。在勃极烈系列中是级别较高者,仅次于都勃极烈和谙版勃极烈。《金史·国语解》谓:“尊礼优崇得自由者。”类似
见“哈铭”(1630页)。
见“地方台站”(678页)。
参见“孜洛布扎”(1265页)。
见“奶豆腐”(646页)。
?—1765清乾隆年间乌什起义首领。维吾尔族。乌什人。乌什起义首领赖和木图拉之父。初为乌什四品伯克。乾隆三十年(1765)二月,子赖和木图拉因不堪乌什办事大臣素诚、阿奇木阿布都拉凌虐,组织暴动。因恐事
元代宫廷祭祖之礼。祭祀时,以蒙古巫祝为司禋监官,身着法服,同三献官省察献牲后,以蒙古语呼累朝帝后之名,告以致祭年月日数及致祭物品。翌日清晨,献官、御史、太常卿、博士分诣各室,由蒙古博儿赤(司厨)跪割牲
见“萧惠”(1991页)。
宋末元初播州领主。播州(今贵州桐梓西南)人。西南溪峒少数民族大姓豪富。“播州杨氏”之后裔。宋德祐元年(1275)四月,加知播州并复州团练使。同年,元世祖封其为播州安抚使,世有其地。至元二十一年(128
古地名。故址在今吉林省集安县治西20余里之小板岔(亦称板石岭西岔)。三国魏幽州刺史毋丘俭正始年间(240—249)征高句骊进军至此,并在此“悬车束马,登丸都山”,攻破高句骊王城。“毌丘俭丸都刻石纪功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