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兰保
清朝将领。达斡尔族,姓札拉尔氏。隶齐齐哈尔正白旗。初以优秀射手被选为善射者,随狩木兰围场。后留居京师,由司辔充蓝翎侍卫。乾隆三十九年(1774),清军征金川时,从副将军明亮出南路,因战功迁三等侍卫,赐号噶布什克巴图鲁。四十六年(1781),参与镇压循化(今青海循化撤拉族自治县)苏四十三回民起义。累官至镶蓝旗蒙古都统,管理上驷院,后病故。
清朝将领。达斡尔族,姓札拉尔氏。隶齐齐哈尔正白旗。初以优秀射手被选为善射者,随狩木兰围场。后留居京师,由司辔充蓝翎侍卫。乾隆三十九年(1774),清军征金川时,从副将军明亮出南路,因战功迁三等侍卫,赐号噶布什克巴图鲁。四十六年(1781),参与镇压循化(今青海循化撤拉族自治县)苏四十三回民起义。累官至镶蓝旗蒙古都统,管理上驷院,后病故。
佤语音译。旧时云南西盟佤族中心区对高山耕地的一种称谓。一般是指在山腰以上的土地,这里气候比山麓冷,所种旱稻大多颗粒不够饱满。到解放前夕,耕地虽大部分已为各个个体家庭长期占有,但这种高山耕地因产量极低,
元代驿站的一种。或称海中水站。时驿站分陆站和水站,海站为水站之一种。至元二十六年(1289),采纳沿海镇守官蔡泽谏,以泉州至杭州陆路甚远,外国进贡方物劳民负荷,驿马多死,特从泉州至杭州设海站15所,每
?—1770清朝将领。满洲镶蓝旗人。西林觉罗氏。大学士※鄂尔泰第四子。乾隆举人。乾隆三十一年(1766),由副都统、侍郎授湖北巡抚,旋调湖南。三十二年,调云南巡抚。任内至普洱(今云南普洱县)办理军务;
古族名。属乌蛮系统。始见于《云南志》(即《蛮书》)。在云南铁桥城(今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西北塔城)西北之大施赕、小施赕、剑寻赕(均在今云南维西县境)等地。以畜牧业为主,兼事农业、手工业。男以缯布为缦
书名。元耶律楚材撰。楚材号湛然居士,故以名集。14卷。以诗为主,仅第8、13、14诸卷稍以书序碑记错杂其中。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》谓其“编次殊无体例,疑传写者乱之”。书中有扈从成吉思汗西征时所作诗60余
辽代官名。亦名“麻普”。会同元年(938)十一月,辽太宗改置官制,始以县达剌干为“马步”,是为燕云十六州并入契丹后,辽统治者为笼络汉人,把契丹语官名“县达剌干”改称为汉语官名“马步”。为统领马、步兵的
见“南苏城”(1590页)。
见“戴辣”(2574页)。
宋代云南大理(后理)国国王段正兴年号。1149—1155,凡7年。
见“术赤台”(490页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