陶虎
即“陶新春”(1960页)。
即“陶新春”(1960页)。
敦煌吐蕃藏文文献。见《敦煌吐蕃文献选》伯字1128号卷子。此为残卷,共33行。经比勘,其内容与《达磨赞普愿文》相同,在文字上仅极个别的字形及断句的音节符号有微小差别。在对勘中,发现此愿文之起首,正是达
部分彝族的自称。他称仆拉族。主要分布于云南省元江县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及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部分地区。详见“彝族”(2594页)。
见“喇期”(2203页)。
见“李雄”(1022页)。
维吾尔族古代散文体英雄史诗回鹘文残卷。也称“乌古斯可汗传”。原题阙佚,此题为近代人所拟。主要叙述维吾尔族传说中英雄乌古斯可汗的业绩。从其中有关的地名和内容分析,传说形成时间大约在10世纪,一说写成于元
?—1668清初大臣。蒙古族。明朝吴允诚后裔。顺治元年(1644),投清,自称应袭恭顺侯。时江南未平,粮道阻绝,他从明总兵朱国弼驻淮阳,统理漕务,遂请睿亲王多尔衮作书遣使招降之,继招抚代州、繁峙、崞县
1848—1902清代青海地区藏传佛教活佛。道光二十六年(1846)噶勒丹锡勒图呼图克图五世圆寂后,被选为转世灵童,是为噶勒丹锡勒图呼图克图六世。生于黄河南的莽拉家族。咸丰元年(1851),受戒学经。
历史文物。唐德宗建中二年(781)立。景净撰文,吕秀岩书。碑高236厘米,宽86厘米,厚25厘米,重约两吨。碑额有飞云和莲台烘托一个十字架。环绕十字架的是“螭”,左右配以百合花。正中顶部书《大秦景教流
书名。清末成书,编者佚名。28种,141卷。以经世致用为宗旨,汇辑边疆史地专著,尤着重辑录被沙俄、英国等侵略和觊觎地区的有关之作。以清代为范围,间亦辑入清代以前的著作。清人有关重要著述如黄沛翘的《西藏
见“萧挞凛”(1997页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