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代呼伦贝尔文士。亦作敖拉昌兴。达斡尔族。字芝田。咸丰元年(1851),以佐领职奉命巡查额尔古纳河及乌的河源,归后将巡边经过撰《乌春》。还著有《京路记》、《调查乌的河源》、《田舍诗》和《依仁堂集》等。
山名。在西藏日纳宗东北约60里处,属西藏管辖之地区。乾隆五十九年(1794)五月,西藏与不丹、锡金在日纳宗的日纳立鄂博为界,界北属西藏管辖,隆吐山位于界北。1888年英国侵略军入侵西藏后,进攻隆吐关卡
在海南省海口市郊滨涯村。明代著名政治家※海瑞(1514—1587,回族)墓。万历十五年十月十四日(1587年11月13日)病逝于南京任上,其灵柩运回家乡后,葬于此。墓冢石砌,墓前有神道碑、石供器、石人
见“蜑”(2257页)。
彝语音译。意为※呷西奴隶吃的饭食。主要流行于四川凉山彝族地区。以荞麦皮、嫩野草、蒿子叶等做成。民主改革前,生产的粮均被奴隶主占有,单身奴隶一无所有,连人身都是主子的,仅能以此充饥。
唐代南诏行政机构名。治永昌城(今云南保山市)。据《云南志》载:管辖民族部落有望苴子、金齿、银齿、漆齿、绣脚、穿鼻、裸形、磨些、望外喻等。《新唐书·南诏传》谓为六节度之一。辖域包括今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
明思想家、文史家回族※李贽(字卓吾)墓。李贽因反对封建礼教和假道学,被诬告,避居通州(今北京通县)。万历三十年(1602)春,复以“敢倡乱道,惑世诬民”罪下狱。三月十五日,自刎而亡。其友马经纶遵遗嘱,
见“汉书”(615页)。
?—约173018世纪初期新疆伊斯兰教黑山派首领。又译达尼雅勒、达涅尔、达尼亚和卓等。乌拜都拉和卓次子。17世纪末,穆罕默德·额敏汗政权崩溃,偕兄舒艾尤布和卓逃克什米尔。寻阿帕克和卓死,白山派统治集团
1170—1223蒙古国开国功臣、大将。又译木合里、模合里、木诃里、摩和赉。札剌儿氏。生于斡难河(今鄂嫩河)东。孔温窟哇第三子。幼由父送给铁木真(成吉思汗)为奴,故世代为孛儿只斤氏臣仆。沉毅多智、雄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