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历史人物>何景明

何景明

【生卒】:1483—1521

【介绍】:

明河南信阳人,字仲默,号大复。八岁能作文,十五中举人。弘治十五年进士,授中书舍人。正德初,刘瑾用事,谢病归。瑾败,以荐除中书。时武宗多以佞幸为义子。景明疏言“义子不当蓄,宦官不当宠”。官至陕西提学副使,以病投劾归,抵家而卒。与李梦阳齐名,主张“文必秦汉,诗必盛唐”。时人言天下诗文必称“何李”。又与边贡、徐祯卿并称四杰,及康海、王九思王廷相称七才子,即所谓“前七子”。然何、李成名之后,论诗每相牾。申何者谓何诗俊逸,李诗粗豪,盖风格实有区别。有《大复集》、《雍大记》、《四箴杂言》。


【生卒】:1483——1521

字仲默,信阳(今属河南)人。弘治十五年(1502)进士。授中书舍人。正德中,历官吏部员外郎、陕西提学副使。刘瑾擅政,得罪瑾,被罢官。瑾诛,被推荐入直内阁制敕房。曾救李梦阳,上疏言帝不当畜义子、留边军、宠番僧、任宦官。又曾讲经学于正学书院。与李梦阳等倡诗古文,梦阳主摹仿,景明主创造。天下话诗文必称何、李,又与边贡徐祯卿并称四杰。嘉靖初、托病辞官归。卒。


【生卒】:1483—1521

【介绍】:

明河南信阳人,字仲默,号大复。八岁能作文,十五中举人。弘治十五年进士,授中书舍人。正德初,刘瑾用事,谢病归。瑾败,以荐除中书。时武宗多以佞幸为义子。景明疏言“义子不当蓄,宦官不当宠”。官至陕西提学副使,以病投劾归,抵家而卒。与李梦阳齐名,主张“文必秦汉,诗必盛唐”。时人言天下诗文必称“何李”。又与边贡、徐祯卿并称四杰,及康海、王九思王廷相称七才子,即所谓“前七子”。然何、李成名之后,论诗每相牾。申何者谓何诗俊逸,李诗粗豪,盖风格实有区别。有《大复集》、《雍大记》、《四箴杂言》。


【生卒】:1483——1521

字仲默,信阳(今属河南)人。弘治十五年(1502)进士。授中书舍人。正德中,历官吏部员外郎、陕西提学副使。刘瑾擅政,得罪瑾,被罢官。瑾诛,被推荐入直内阁制敕房。曾救李梦阳,上疏言帝不当畜义子、留边军、宠番僧、任宦官。又曾讲经学于正学书院。与李梦阳等倡诗古文,梦阳主摹仿,景明主创造。天下话诗文必称何、李,又与边贡徐祯卿并称四杰。嘉靖初、托病辞官归。卒。


【生卒】:1483—1521

【介绍】:

明河南信阳人,字仲默,号大复。八岁能作文,十五中举人。弘治十五年进士,授中书舍人。正德初,刘瑾用事,谢病归。瑾败,以荐除中书。时武宗多以佞幸为义子。景明疏言“义子不当蓄,宦官不当宠”。官至陕西提学副使,以病投劾归,抵家而卒。与李梦阳齐名,主张“文必秦汉,诗必盛唐”。时人言天下诗文必称“何李”。又与边贡、徐祯卿并称四杰,及康海、王九思王廷相称七才子,即所谓“前七子”。然何、李成名之后,论诗每相牾。申何者谓何诗俊逸,李诗粗豪,盖风格实有区别。有《大复集》、《雍大记》、《四箴杂言》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陈章

    【介绍】:明松江府华亭人,字一夔。有诗名。成化十四年进士。授刑部主事,平反甚多,为尚书何乔新所重。历员外郎、郎中。官至广东高州知府,奉御史檄,诣雷州,病瘴卒。

  • 焦希程

    【介绍】:明浙江象山人,进士题名录姓周。嘉靖二十年进士。官至贵州兵备副使。曾镇压四川宜宾少数民族反抗,并汇刻当时部檄为《平夷功次录》。

  • 金简

    【生卒】:?—1794【介绍】:清满洲正黄旗人,原隶内务府汉军镶黄旗。乾隆中授内务府笔帖式。三十七年,升至总管内务府大臣。充《四库全书》副总裁。改译辽、金、元三史人地官名。后历任户部侍郎、工部、吏部尚

  • 王锦绣

    【生卒】:?——1852广西马平(今柳州)人。行伍出身。历官云南曲寻协副将,湖北郧阳镇总兵。咸丰初年,在广西、湖南镇压太平天国运动。咸丰二年,率部增援湖北,战蒲圻,守武昌。武昌城破而死。封骑都尉兼云骑

  • 应曜

    【介绍】:西汉人。隐于淮阳山中,高祖时与商山四皓俱被征,曜独不至。时人语曰:“商山四皓,不如淮阳一老。”

  • 曹卹

    【生卒】:前501—?【介绍】:春秋时蔡国人,字子循。孔子弟子。

  • 孔弘泰

    【生卒】:?——1503字以和,曲阜(今属山东)人。弘绪弟。弘绪被夺爵,命袭衍圣公。【生卒】:1450—1503【介绍】:明曲阜人,字以和。孔子六十一代孙,孔弘绪弟。成化五年,弘绪被劾夺爵,弘泰袭为衍

  • 邢侗

    【生卒】:1551—1612【介绍】:明山东临清人,字子愿。万历二年进士,仕终陕西行太仆卿。工诗文,尤善画,与董其昌、米万钟、张瑞图齐名,时称邢张米董。有《来禽馆集》、《武定州志》、《来禽馆帖》。

  • 陆希道

    【生卒】:?-523字洪度,叡长子。遍览经史,以文章出名。坐父事徙辽西。后从征自效,以军功拜给事中。历廷尉少卿、南青州、梁州、东夏州、郢州刺史。治边有策略。明帝时,卒于泾州刺史任。(,参见《北史》)【

  • 王旭

    祐第三子。严于治内,恕以待人,尤笃友谊。以荫补太祝,知缑氏县,有政绩。真宗即位,迁殿中丞。大中祥符中,出知应天府,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