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历史人物>崔光

崔光

【生卒】:451—523

【介绍】:

北魏东清河鄃人,字长仁,本名孝伯,孝文帝赐名光。少随父徙代。家贫,佣书为业。太和六年,任中书博士,转著作郎,参撰国书,甚为帝所知重。孝明帝在东宫,以为太子师傅。宣武帝时,为侍中,累迁中书监、右光禄大夫。宣武帝死,孝明帝即位,光以迎立功,封博平县公,迁至司徒。崇信佛教,曾为僧侣、朝贵讲《维摩诘经》、《十地经》。并为二经义疏。


【生卒】:451-523

本名孝伯,字长仁。东清河鄃(今山东高唐北)人。年十七被俘徙代。孝文帝太和初,为中书博士,以博学善为文得帝赏识。宜武帝末,位侍中、秘书监。拥立明帝,安抚内外俱有功,为灵太后信任。随时进退,不逆执政,崇信佛法,以学问见重于时。历位特进、领著作郎。数辞司徒、太保等官。卒。谥文宜公。(,参见《北史》)


【生卒】:451—523

【介绍】:

北魏东清河鄃人,字长仁,本名孝伯,孝文帝赐名光。少随父徙代。家贫,佣书为业。太和六年,任中书博士,转著作郎,参撰国书,甚为帝所知重。孝明帝在东宫,以为太子师傅。宣武帝时,为侍中,累迁中书监、右光禄大夫。宣武帝死,孝明帝即位,光以迎立功,封博平县公,迁至司徒。崇信佛教,曾为僧侣、朝贵讲《维摩诘经》、《十地经》。并为二经义疏。


【生卒】:451-523

本名孝伯,字长仁。东清河鄃(今山东高唐北)人。年十七被俘徙代。孝文帝太和初,为中书博士,以博学善为文得帝赏识。宜武帝末,位侍中、秘书监。拥立明帝,安抚内外俱有功,为灵太后信任。随时进退,不逆执政,崇信佛法,以学问见重于时。历位特进、领著作郎。数辞司徒、太保等官。卒。谥文宜公。(,参见《北史》)


【生卒】:451—523

【介绍】:

北魏东清河鄃人,字长仁,本名孝伯,孝文帝赐名光。少随父徙代。家贫,佣书为业。太和六年,任中书博士,转著作郎,参撰国书,甚为帝所知重。孝明帝在东宫,以为太子师傅。宣武帝时,为侍中,累迁中书监、右光禄大夫。宣武帝死,孝明帝即位,光以迎立功,封博平县公,迁至司徒。崇信佛教,曾为僧侣、朝贵讲《维摩诘经》、《十地经》。并为二经义疏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裕泰

    清中期人。隶满洲正红旗。初由官学生考为内阁中书。历官至盛京刑部侍郎兼奉天府尹事;出任湖南、江西巡抚,湖广、闽浙总督。道光中,先后查勘科尔沁蒙旗荒地,奏禁私垦;镇压湖北钟人杰起事和新宁李沅发起事;造新船

  • 通嘉

    【生卒】:?—1685【介绍】:清满洲镶红旗人,纳喇氏。康喀勒兄孙。初袭三等轻车都尉。顺治间,以护军参领镇压山东于七起事。康熙间,以护军统领从讨吴三桂。累迁本旗蒙古都统。

  • 腯虎

    明安答儿的长子。曾随从忽必烈北征叛王,执戈冲锋在前、被赐号拔都。后参与平定李璮叛乱,有功,卒。

  • 吴丹

    【生卒】:?——1690姓纳喇。满洲正黄旗人。叶赫部贝勒金台石之曾孙。康熙初以一等侍卫巡视河工。历官署副都统,护军统领。王辅臣叛应吴三桂后,先后两次署建威将军,率师讨伐。自潼关、保宁至泸州,屡破敌。康

  • 余良肱

    字康臣,洪州分宁(今江西修水)人。举进士,调荆南司理参军。改大理寺丞,出知湘阴县。全县逋米数千石,岁责里胥代输,良肱为之上奏,遂蠲其税。通判杭州,江潮常溢,漂官民庐舍,累石堤二十里,潮不可为害。历知明

  • 宗西汉末年关中人。成帝初年,聚集数百人在关中南山(陕西终南山)起义,劫杀长吏,攻掠官府,朝廷命弘农太守付刚为校尉率兵进击,无法镇压,京兆、河内官吏多被贬职。历时年余,后为京辅都尉王尊率兵伐灭。

  • 宋抟

    【生卒】:944—1009【介绍】:宋莱州掖县人,字鹏举。太祖开宝八年进士。历国子博士、江南转运使。真宗即位,迁河东转运使,在任凡十一年,以干治称。景德四年,入为户部副使。进刑部郎中,使契丹,会疾卒。

  • 朱天麟

    【生卒】:?—1652【介绍】:明苏州府吴江人,徙居昆山,字游初。崇祯元年进士,授饶州推官,擢翰林编修。南明隆武帝擢少詹事署国子监事。永历元年,召为礼部尚书,拜东阁大学士。清兵逼南宁,永历帝出走,天麟

  • 刘焯

    【生卒】:544—610【介绍】:隋信都昌亭人,字士元。少聪敏,性深沉,与刘炫友善,尝共同学习。武强刘智海家多典籍,焯与炫就读十载,遂以儒学知名。文帝开皇中举秀才,射策甲科,除员外将军。奉诏与炫等考定

  • 项生

    【介绍】:西汉梁人。受《易》于田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