方拱乾
【介绍】:
明末清初江南桐城人,字肃之,号坦庵。明崇祯元年进士,官少詹事。清顺治间荐补翰林学士,以江南科场案事谪戍宁古塔,捐资赎还,改号甦翁。卒年七十左右。有《宁古塔志》、《方詹事集》。
【介绍】:
明末清初江南桐城人,字肃之,号坦庵。明崇祯元年进士,官少詹事。清顺治间荐补翰林学士,以江南科场案事谪戍宁古塔,捐资赎还,改号甦翁。卒年七十左右。有《宁古塔志》、《方詹事集》。
【生卒】:965——1013字昌武。昉第三子。端拱进士。以集贤校理,同修起居注。真宗即位,为起居舍人,重修《太祖实录》。迁知制诰、判集贤院,纂《西垣集制》。素晓音律,遂审定太乐、鼓吹署乐工,修完器具,
【生卒】:1119—1180【介绍】:宋温州永嘉人,字公叔。吴表臣子。以荫补官。历明州通判、知南剑州。善折狱,暇则至学宫与诸生讲经义。孝宗以其治郡有声,再令知潭州,未之任而卒。有《江湖集》。
【生卒】:?-781长安(今陕西西安)人。初为羽林射生,随来瑱镇守襄阳。瑱卒,被推为帅,遂趁机扩张势力,占有襄汉七州土地,拥兵二万,又数不应诏入朝。德宗怒,遣李希烈讨伐,兵败,自杀。(,参见《新唐书》
【生卒】:?-702恪子。武后时历任淄、卫六州刺史,以才干知名。曾为招慰使,安抚反叛的岭南獠。长安二年卒官。(,参见《新唐书》)【生卒】:?—702【介绍】:唐宗室。太宗孙,李恪子。武后时历六州刺史,
【生卒】:951——979字日新。太祖次子。初授贵州防御使,擢为兴元尹、山南西道节度使、检校太傅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。太平兴国元年(976),任任京兆尹,移镇永兴,兼待中,封武功郡王。四年(979),从
【生卒】:928—971【介绍】:五代后蜀国君孟知祥子。初为左威卫将军同正。孟昶广政十三年,封雅王。二十年,领保宁军节度使。二十四年,加检校太尉。宋师入蜀,受昶遣诣宋廷上表待罪。宋太祖召见,授右神武统
【生卒】:?—969【介绍】:五代时僧。福州人。初于本州南涧寺出家。二十四岁时,谒安国弘瑫而悟法。后住福州林阳山瑞峰院。
【生卒】:1850——1922字子培,浙江嘉兴人。光绪进士,授刑部主事。历江西督粮道、安徽提学使、护理巡抚。对古代法律,辽、金、元历史及西北地理、南洋沿革皆有研究。曾主讲两湖书院,赴日本考察学务。设安
【介绍】:清云南永北厅人,字景傅。岁贡生。幼丧父,奉母居山中,以孝闻。刻苦自学,工诗文。任云州司训十余年,课士有方。有《圃堂集》。
【介绍】:东汉河内人。李固弟子。桓帝时固为梁冀所诬下狱,承与固弟子数十人负刑具诣阙诉冤。及固冤死,乃共论固言迹,撰《德行》一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