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历史人物>武则天

武则天

【生卒】:624—705

【介绍】:

即武后。并州文水人,名曌。武士彟女。年十四,太宗选为才人。太宗崩,出为尼,高宗复召入宫。永徽六年立为皇后,代决政事,与高宗并称“二圣”。高宗崩,临朝称制,废中宗、睿宗。天授元年,自称圣神皇帝,改国号为周,史称武周,在位十六年。杀唐宗室,任用酷吏,然富权略,能用人,故名相辈出。奖励农桑,改革史治,重视选拔人材。晚年则豪奢专断,颇多弊政。神龙元年宰相张柬之等迫则天禅位于中宗,同年病卒,谥则天皇后。


【生卒】:624-705

高宗皇后、武周皇帝。名望,谥则天大圣。并州文水(今属山西)人。太宗时入为才人。高宗复召入宫,永徽六年(655)立为皇后,参预政事,显庆以后实际掌握朝权。高宗死后临朝称制,先后立废中宗、睿宗。载初元年(690)改国号为,自称圣神皇帝。当政称帝期间,任用酷吏排除政敌,宗室朝臣株连冤杀者甚多。开创殿试,允许自举,多方收罗人才。重视农业、手工业,社会经济稳定上升。晚年豪奢专断,功役苛重,土地兼并加剧。神龙元年(705),张柬之等发动政变,被迫传位中宗,复唐国号。是年冬病卒。(,参见《新唐书》)


【生卒】:624—705

【介绍】:

即武后。并州文水人,名曌。武士彟女。年十四,太宗选为才人。太宗崩,出为尼,高宗复召入宫。永徽六年立为皇后,代决政事,与高宗并称“二圣”。高宗崩,临朝称制,废中宗、睿宗。天授元年,自称圣神皇帝,改国号为周,史称武周,在位十六年。杀唐宗室,任用酷吏,然富权略,能用人,故名相辈出。奖励农桑,改革史治,重视选拔人材。晚年则豪奢专断,颇多弊政。神龙元年宰相张柬之等迫则天禅位于中宗,同年病卒,谥则天皇后。


【生卒】:624-705

高宗皇后、武周皇帝。名望,谥则天大圣。并州文水(今属山西)人。太宗时入为才人。高宗复召入宫,永徽六年(655)立为皇后,参预政事,显庆以后实际掌握朝权。高宗死后临朝称制,先后立废中宗、睿宗。载初元年(690)改国号为,自称圣神皇帝。当政称帝期间,任用酷吏排除政敌,宗室朝臣株连冤杀者甚多。开创殿试,允许自举,多方收罗人才。重视农业、手工业,社会经济稳定上升。晚年豪奢专断,功役苛重,土地兼并加剧。神龙元年(705),张柬之等发动政变,被迫传位中宗,复唐国号。是年冬病卒。(,参见《新唐书》)


【生卒】:624—705

【介绍】:

即武后。并州文水人,名曌。武士彟女。年十四,太宗选为才人。太宗崩,出为尼,高宗复召入宫。永徽六年立为皇后,代决政事,与高宗并称“二圣”。高宗崩,临朝称制,废中宗、睿宗。天授元年,自称圣神皇帝,改国号为周,史称武周,在位十六年。杀唐宗室,任用酷吏,然富权略,能用人,故名相辈出。奖励农桑,改革史治,重视选拔人材。晚年则豪奢专断,颇多弊政。神龙元年宰相张柬之等迫则天禅位于中宗,同年病卒,谥则天皇后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李英

    【介绍】:明淮安邳州人。家贫,力作以养母。母病,尝其粪甜,大忧惧。及母死,庐墓三年。

  • 符昭愿

    【生卒】:945——1001字致恭,彦卿次子。以荫补天雄军牙职,旋领兴州刺史。开宝中,从征太原,为御营四面巡检使。咸平初,为天雄军、邢州二钤辖。三年(1000),以疾归京师。卒,赠镇东军节度使。【生卒

  • 司马腾

    【生卒】:?—307【介绍】:西晋河内温人,字元迈。司马泰子。少拜冗从仆射,封东嬴公。历官南阳、魏郡太守,迁太常,转并州刺史。晋惠帝时,从讨成都王司马颖。怀帝永嘉初,镇邺,封新蔡王。腾性吝啬,待将士薄

  • 李舜臣

    字子思,隆州井研(今属四川)人。绍兴末,作《江东胜后之鉴》十篇以献,劝高宗乘机争天下。乾道二年(1166),试进士,策论与金无可和,为考官所恶,黜为下等,调安仁县主簿,后知德兴县,有政绩。学通古今,尤

  • 宗山

    字#梧。姓鲁。汉军旗籍。以诗文著名。著有《窥生铁斋诗集》、《希晦堂遗文》。【介绍】:清汉军镶白旗人,字啸梧,鲁氏。官浙江候补同知,权乍浦同知。以诗文名。有《窥生铁斋诗集》、《希晦堂遗文》。

  • 道茂

    【介绍】:宋僧。徽州歙县人,俗姓纪,号觉庵。少时每遇盛夏,辄于昏暮伏草莽中,求以身施蚊蚋者二十年。初居休宁普满寺,后住通州白狼山,时称雪山子。有《池阳百问》。

  • 刘器之

    【介绍】:金祁阳人。工画墨竹,兼精小景。

  • 王柏心

    【生卒】:1797—1871【介绍】:清湖北监利人,字子寿。道光二十四年进士,授刑部主事。旋乞归。专事讲学。生平博涉经史,肆力诗古文辞,不喜章句考据,自负有经世之略,文集所收书札,与曾国藩、左宗棠等论

  • 朱由#

    光宗第二子,封简王。生四岁死。

  • 淳于越

    战国末年齐国人。后仕秦为博士。前213年,秦始皇在咸阳宫大宴群臣。在会上,他向始皇进谏,主张取消郡县制,恢复商周时的分封制。始皇让群臣讨论,李斯提出儒生以古非今,应焚毁《诗》《书》,禁止私学。始皇采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