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历史人物>王武俊

王武俊

【生卒】:735—801

【介绍】:

唐时契丹怒皆部落人,字元英。善骑射,初隶李宝臣帐下为裨将,因说宝臣率五州归国,奏兼御史中丞,封维川郡王。德宗擢授检校秘书监兼御史大夫、恒冀观察史,因不得节度,遂谋叛,屡败官军,自称王,国号赵。后李抱真使客说之,乃去伪号,诏拜检校工部尚书,恒、冀、深、赵节度使,琅邪郡王。终检校太尉兼中书令,帝宠之甚厚。卒谥忠烈。


【生卒】:735-801

契丹族怒皆部人。安史乱时,劝其主将李宝臣降唐,拜先锋兵马使。建中时从宝臣子惟岳谋乱,旋又杀惟岳归朝,擢为恒州刺史、恒冀都团练观察使。不久所辖赵、定二州被朝廷收走,朱滔田悦乘其不满,与之联络,共同作乱,称赵王,署官府。兴元元年在李抱真说客的劝诫下削除国号,并合军打败了朱滔。后官至检校太尉兼中书令。(,参见《新唐书》)


【生卒】:735—801

【介绍】:

唐时契丹怒皆部落人,字元英。善骑射,初隶李宝臣帐下为裨将,因说宝臣率五州归国,奏兼御史中丞,封维川郡王。德宗擢授检校秘书监兼御史大夫、恒冀观察史,因不得节度,遂谋叛,屡败官军,自称王,国号赵。后李抱真使客说之,乃去伪号,诏拜检校工部尚书,恒、冀、深、赵节度使,琅邪郡王。终检校太尉兼中书令,帝宠之甚厚。卒谥忠烈。


【生卒】:735-801

契丹族怒皆部人。安史乱时,劝其主将李宝臣降唐,拜先锋兵马使。建中时从宝臣子惟岳谋乱,旋又杀惟岳归朝,擢为恒州刺史、恒冀都团练观察使。不久所辖赵、定二州被朝廷收走,朱滔田悦乘其不满,与之联络,共同作乱,称赵王,署官府。兴元元年在李抱真说客的劝诫下削除国号,并合军打败了朱滔。后官至检校太尉兼中书令。(,参见《新唐书》)


【生卒】:735—801

【介绍】:

唐时契丹怒皆部落人,字元英。善骑射,初隶李宝臣帐下为裨将,因说宝臣率五州归国,奏兼御史中丞,封维川郡王。德宗擢授检校秘书监兼御史大夫、恒冀观察史,因不得节度,遂谋叛,屡败官军,自称王,国号赵。后李抱真使客说之,乃去伪号,诏拜检校工部尚书,恒、冀、深、赵节度使,琅邪郡王。终检校太尉兼中书令,帝宠之甚厚。卒谥忠烈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李福培

    【生卒】:?——1854字仲谦。江苏无锡人。道光举人。会试十三次未中进士。考充左翼宗学教习;升任广东从化知县,时当太平天国运动兴起。咸丰四年,自募壮丁守城。九月城破,被焚死。赠知府衔,特谥刚烈。【生卒

  • 严授

    【生卒】:?—106【介绍】:东汉渔阳人。和帝时为郡兵马掾。延平初,鲜卑侵渔阳,从太守张显率吏士追出塞,授虑有伏兵,苦谏不听。伏兵发,身被十创,殁于阵。

  • 皇甫湜

    【生卒】:约777—约830或约835【介绍】:唐睦州新安人,字持正。宪宗元和元年进士,官至工部郎中。从韩愈学古文,与李翱、张籍齐名。其文奇僻险奥。诗仅存三首。有集。

  • 刘休茂

    【生卒】:445—461【介绍】:南朝宋宗室。彭城人。文帝第十四子。封海陵王,后为雍州刺史,进号左将军。性急疾,欲自专,主帅每禁之,常怀忿怒。后听左右张伯超言杀主帅等,举兵起事,为参军尹玄庆所杀。

  • 赵颐贞

    【介绍】:唐定州鼓城人。赵冬曦弟。兄弟七人皆登进士。玄宗开元中,历邓州司马、太常少卿等职。十九年,为安西副大都护,击吐蕃,败之于曲子城。二十年,官衡州司马。二十六年,官衢州刺史。

  • 刘保乂

    【生卒】:?—947【介绍】:五代时青州人。名或作保义。治《尚书》、《左传》。仕后蜀。孟昶广政初,官户部郎中,充诸王侍读。性严急,诸王业不进者辄笞之。

  • 徐方敬

    【生卒】:?——1643长安(今陕西西安)人。仪封知县。里居。李自成陷城,死节。

  • 涂岫

    【介绍】:清江西南昌人,字平山。工绘事,画人物神采毕露,生气拂拂出纸上。间为设色花卉,有涂菊之称。

  • 卢南史

    拜侍御史后,坐事贬信州员外司马。时刺史劾奏他贪污六十贯钱、又买铅炼丹。得刑部员外郎裴澥辩护,朝廷没有问罪。

  • 杨敷

    字文衍,弘农华阴(今属陕西)人。魏末袭祖爵,为员外羽林监。西魏末为廷尉少卿,断狱公平守法,北周初任蒙州刺史,能招抚蛮民,境内安定。进位仪同三司。武帝保定末为司木中大夫、军器副监,处事明断,进位开府。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