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历史人物>胡惟庸

胡惟庸

【生卒】:?—1380

【介绍】:

明凤阳府定远人。元顺帝至正十五年,在和州投朱元璋,任元帅府奏差。吴元年,累迁至太常少卿,进本寺卿。洪武三年任中书省参知政事,旋代汪广洋为左丞。六年,任左丞相。以受太祖宠信,生杀黜陟,或不奏径行。内外诸司上封事,必先取阅,害己者,辄匿不以闻。徐达、刘基言其短,太祖皆不信。十三年,其阴事被人告发,以“谋逆”罪被杀。死后数年,所谓“通倭”及致书元嗣君请为外应事发,太祖大怒,穷治胡党,牵连被族诛者达三万余人。


【生卒】:?——1380

定远(今属安徽)人。归朱元璋于和州。历知县、太常少卿等。洪武三年(1370)拜中书省参知政事。六年至十三年间任左丞相。毒死刘基,专权树党。图谋不轨。谋泄,伏诛。后通元、通倭事尽败露,太祖怒甚,令肃清逆党,词连坐诛者三万余人,且作《昭示奸党录》,布告天下。


【生卒】:?—1380

【介绍】:

明凤阳府定远人。元顺帝至正十五年,在和州投朱元璋,任元帅府奏差。吴元年,累迁至太常少卿,进本寺卿。洪武三年任中书省参知政事,旋代汪广洋为左丞。六年,任左丞相。以受太祖宠信,生杀黜陟,或不奏径行。内外诸司上封事,必先取阅,害己者,辄匿不以闻。徐达、刘基言其短,太祖皆不信。十三年,其阴事被人告发,以“谋逆”罪被杀。死后数年,所谓“通倭”及致书元嗣君请为外应事发,太祖大怒,穷治胡党,牵连被族诛者达三万余人。


【生卒】:?——1380

定远(今属安徽)人。归朱元璋于和州。历知县、太常少卿等。洪武三年(1370)拜中书省参知政事。六年至十三年间任左丞相。毒死刘基,专权树党。图谋不轨。谋泄,伏诛。后通元、通倭事尽败露,太祖怒甚,令肃清逆党,词连坐诛者三万余人,且作《昭示奸党录》,布告天下。


【生卒】:?—1380

【介绍】:

明凤阳府定远人。元顺帝至正十五年,在和州投朱元璋,任元帅府奏差。吴元年,累迁至太常少卿,进本寺卿。洪武三年任中书省参知政事,旋代汪广洋为左丞。六年,任左丞相。以受太祖宠信,生杀黜陟,或不奏径行。内外诸司上封事,必先取阅,害己者,辄匿不以闻。徐达、刘基言其短,太祖皆不信。十三年,其阴事被人告发,以“谋逆”罪被杀。死后数年,所谓“通倭”及致书元嗣君请为外应事发,太祖大怒,穷治胡党,牵连被族诛者达三万余人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帖木脱斡

    【介绍】:元答答里带人。帖赤子。至元间以蒙古军千户从攻蜀有功,授万户。率四千户军,从破重庆,加都元帅本路总管府达鲁花赤。与岳剌海会云南兵镇压亦奚不薛部落起事。改征缅都元帅,卒军。

  • 乐间

    乐毅子,其父奔赵后,燕惠王甚后悔,令他继父爵为昌国君。前251年,燕王喜用栗腹之计伐赵,他劝谏燕王,王不听,结果燕军大败,栗腹被擒,他奔赵。(、)

  • 黄植

    【生卒】:1293—1344【介绍】:元台州路临海人,字国辅。刻意为学,十一岁补上蔡书院直学,郡守欲辟为掾,力辞。后调青田县学教谕,亦不就。

  • 凌昌

    【介绍】:明安庆府宿松人。尝任江西布政司副理问。善决疑狱,刚正不阿。擢监察御史。迁大理寺副,判案无留滞。致仕归,甚贫,足不履公门。

  • 沈叔埏

    【生卒】:1736—1803【介绍】:清浙江秀水人,字剑舟,一字埴为。乾隆五十二年进士,官吏部主事,旋乞归。筑室锦带、室带两湖间,学者称双湖先生。主魏塘讲席尤久。有《颐采堂集》。

  • 八大山人

    【介绍】:见朱耷。

  • 李克用

    【生卒】:856—908【介绍】:唐末西突厥沙陀部人,别号李儿。因一目失明,又号独眼龙。朱邪赤心子。少骁勇,据云州,自称留后。为唐军所败,逃往鞑靼。黄巢陷京师,克用受诏入援,授代州刺史,大破黄巢军,任

  • 拓跋猗卢

    【生卒】:?—316【介绍】:十六国时鲜卑族拓跋部首领。拓跋猗弟。拓跋禄官时分国人为中、东、西三部,猗卢居定襄之盛乐故城,为西部。猗、禄官先后病死,猗卢总领三部,控弦骑士四十余万,以汉人卫操、卫雄为左

  • 朱异

    【生卒】:483—549【介绍】:南朝梁吴郡钱唐人,字彦和。受学于明山宾,博通经史杂艺。年二十一擢为扬州议曹从事史。善窥人主意,为梁武帝所重。召直西省,兼太学博士。迁散骑常侍,位至侍中、中领军,掌机密

  • 边宪

    【生卒】:1464—1524【介绍】:明河间府任丘人,字汝成,号桂岩。边镛子。成化二十年进士。授青州府推官,擢监察御史,按山西。历浙江按察使、右布政使。正德六年以右副都御史巡抚山东。九年巡抚宁夏,在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