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介绍】:杜甫约于广德二年(764)春在阆州作。阆山,指阆州(今四川阆中)城北城东之灵山与玉台山,紧靠嘉陵江,以风景秀丽著称。诗中写灵山、玉台一白一碧,彼此相映;松浮淡云,江绕险石,景色之美,气势之峻
【介绍】:李白作。《乐府诗集》卷七二列入《杂曲歌辞》。《楚辞》中有“悲莫悲兮生别离。”《古诗十九首》中有“与君生别离。”后人拟之,梁简文帝有《生别离》,刘宋吴迈有《长别离》,李白改为《远别离》。天宝后
【介绍】:玄宗朝曾官殿中侍御史。《全唐诗补编·续拾》存其《送贺秘监归会稽》诗1首。
①孙钦善、武青山、陈铁民、何双生等选注。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出版。该书在前言中对高、岑的生平和创作做了简明而精要的评述,正文选入高诗58首,岑诗76首,大致按写作年代先后排列。该书注重入选诗作的思
【介绍】:李白《蜀道难》诗句。此以夸张的手法写出蜀道之上的山高水险。六龙,传说日神驾着六龙从东向西巡回。见《初学记·天部三》。高标,指蜀山的最高山峰。此言蜀山之高,连太阳都要绕其而过。逆折,水倒流也。
【介绍】:许浑作。李翰林,指李白,李白于玄宗天宝元年(742)应诏赴长安,供奉翰林。诗抒写对才高气逸而命途多舛的诗仙的同情之心,同时寄寓自身的人生感怀,情思悲郁,意境苍凉。
五代徐铉、徐锴的合称。二人为兄弟,同仕于南唐,博学多才,工诗能文,齐名于世,号“二徐”。见《十国春秋·徐锴传》。
诸葛亮的字。三国蜀政治家、军事家。曾隐居隆中,世称“卧龙”。后辅佐刘备建立蜀汉,为丞相,卒封忠武侯。李白《读诸葛武侯传书怀赠长安崔少府叔封昆季》:“赤伏起颓运,卧龙得孔明。”杜甫《承闻故房相公灵榇自阆
喻皇恩,国恩。杜甫《八哀诗·赠秘书监江夏李公邕》:“哀赠竟萧条,恩波延揭厉。”
【介绍】:唐代高僧。生卒年、籍贯不详。玄宗天宝初,游京师,住终南紫峰阁草堂寺,复往大圣千福寺。代宗宝应元年(762),奉诏于大明宫内道场,与义学沙门良贲等参译《仁王护国般若经》、《密严经》,充证义正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