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诗词百科>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

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

变文。作者佚名。敦煌遗书存十种写本:S2614,前题“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并图一卷并序”,P3107,卷背题“大目乾连变文一卷”,以及S3704,P2319、3485、4988,盈字76,丽字85,霜字89,李木斋旧藏卷。其抄写年代可考者,如S2614卷末题记云:“贞明七年辛巳岁四月十六日净土寺学郎薛安俊写张保达文书”,据此则应为晚唐五代写本。这篇变文讲唱的目连救母故事,源自竺法护译《佛说盂兰盆经》。其主要内容为目连的母亲青提夫人,生悭吝之心,欺诳凡圣,堕入地狱;当此之时,已经证得阿罗汉果的目连,凭借佛力,上天入地,寻觅其母,历经天宫圣境,冥路阎罗,阿鼻地狱,刀山剑树地狱,铜柱铁床地狱,虽见其母受苦,却无由救出;后得佛赐十二环锡杖,蒙佛威力,方能救母脱离苦海,诣彼西方佛国,“感得天龙奉行其前,亦得天女来迎接”,在佛法颂扬声中结束全文。其主要特色是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和夸张,描绘出天界的神圣,地狱的凄惨,以及狱卒的凶暴和刑罚的酷烈,无不令人叹绝,堪为后世地狱描写的先声。整理本见《敦煌变文汇录》(上海出版公司一九五四年版),《敦煌变文集》(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五七年版)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唐诗风格美新探

    王明居著。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7年10月出版。22.7万字。作者开始以“开创唐诗风格研究的新局面”为题,结合唐代的社会现实探讨了唐诗风格多样化的原因(内因和外因)。然后分别以雄丽、悲慨、雄浑、冲淡、

  • 化生

    ①佛教所谓“四生”之一。指无所依托,借业力而忽然出现者,如诸天神、饿鬼及地狱中的受苦者。司空图《偶书五首》之四:“证因池上今生愿,的的他生作化生。”②古代的一种婴儿偶像。古人于七夕、中元节以蜡做成的婴

  • 蒋钦绪

    【介绍】:唐代散文家。莱州胶水(今山东平度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擢进士第,累迁太常博士。中宗时,为吏部员外郎。后出为华州刺史。历侍御史、殿中侍御史。开元十三年(725),由御史中丞徙吏部侍郎。出为汴州刺史

  • 尽日问花花不语,为谁零落为谁开

    【介绍】:严恽《落花》诗句。二句勾勒出一对花独语者的形象。诗人赋予花以人格的意味,表现出对花者的苦闷孤寂。而花自飘零花自开,未尝顾及对花者的怊怅情怀,最是可悲。

  • 酬裴员外以诗代书

    【介绍】:高适作。写于肃宗乾元二年(759)秋,时作者任彭州刺史。裴员外,即裴霸,先后任吏部员外郎、金部员外郎,其父辈兄弟八人皆有声望。这首以诗代信的酬答诗,回顾了与裴员外(霸)的深厚交谊,同时叙及自

  • 张华识

    晋人张华好奖掖后人,凡有才德者,不论其贫富贵贱,皆加以推举。后因以“张华识”谓知人识才之典。钱起《长安落第作》:“不遇张华识,空悲宁戚歌。”参见“张华”。

  • 贺散

    【介绍】:唐代诗人。越州山阴(今浙江绍兴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以博学知名,为崇贤馆学士,官至太子率更令,兼太子侍读。《全唐诗》存诗一首。事迹见新、旧《唐书·贺德仁传》附传。

  • 嵇叔夜

    即嵇康。嵇康字叔夜。钱起《仲春晚寻覆釜山》:“应嗤嵇叔夜,林卧方沉湎。”参见“嵇康”。

  • 合溪送王永归东郭

    【介绍】:刘商作。见《送王永二首》。

  • 赵孟疵面

    晋代赵孟面部有疵点,谦逊多智,别人有事都愿请教于他。事见晋王隐《晋书》。李瀚《蒙求》:“赵孟疵面,田骈天口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