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介绍】:楼颖作。西施石,传说中西施浣纱之石,在今浙江诸暨城南浣纱溪畔、苎萝山下。亦称浣纱石。李白有《送祝八之江东赋得浣纱石》诗。西施本是封建社会中政治斗争的牺牲品,但历来咏西施的诗篇,却多把亡吴的根
【介绍】:一作《和陆丞早春游望》。《全唐诗》在杜审言和韦应物名下都收录此诗。按今本《韦苏州集》十卷本无此诗,而宋本、明本《杜审言集》均载之。当以杜作为是。这是一首和诗,当为永昌元年(689)前后杜在毗
清洪仲撰。凡六卷。共选五言律诗205首,七言律诗76首。其体例大抵先简要总括诗意或标诗格,次则逐联评解。洪氏力主杜诗神骨风采全在句法章法之间,故其评解侧重分析杜律之篇章结构,于典故史事则极少笺释,然于
【介绍】:见张继。
平声和仄声。平指四声中的平声,仄指四声中的上、去、入三声。旧体诗词和骈俪文所用字音必须平仄相互交替,使声调谐协。宋陈鹄《耆旧续闻》卷四:“近代声律尤严,或乖平仄,则谓之失黏。”参见“平声”、“仄声”。
【介绍】:李商隐七绝诗《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》末二句。两句写夜宿情景,秋亭夜雨的景色历历如画,雨打残荷的声韵错落有致。诗人借景寓情,意在言外,阴霾欲雨的天气烘托着诗人更加黯淡的心情,萧瑟单调的雨声加深
【介绍】:袁州宜春(今属江西)人。进士。开成元年(836)作《刘源墓志》。会昌三年(843)归宜春,卢肇有诗相送。《全唐诗》存诗1首。
【生卒】:约685—746【介绍】:怀州河内(今河南沁阳)人。排行十一。少聪敏有才略,明天文象纬。中宗神龙初,为驸马王同皎所器重,预谋刺武三思。玄宗为太子,授詹事府司直、内供奉,兼崇文学士,进太子舍人
【介绍】:白居易作于元和十一年(816)贬江州司马时。诗中的江城指的就是江州。寒角吹彻的江城黄昏,夕鸟飞还之时,诗人独坐高亭之上,眼望西南远山,思绪起伏,即兴写下了这首小诗。《唐宋诗醇》卷二一评:“小
北周韦夐志尚夷简,淡于荣利,所居之宅,枕带林泉,夐游乐其中。明帝赐为逍遥公。事见《周书·韦夐传》。唐时韦嗣立营别墅于骊山鹦鹉谷,中宗临幸,因封为逍遥公。事见《新唐书·韦嗣立传》。杜甫《公安送韦二少府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