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介绍】:一作陈况。闽(今属福建)人。活动于南唐时。长期隐居于庐山白鹿洞,中主征召而不就。卒年75。《十国春秋》有传。尝作诗数百首,龙袞谓其诗“骨格强硬,出于常态”(《江南野史》卷六)。《全唐诗》存诗
【介绍】:白居易《新乐府》五十首的第二十一首。骊宫指骊山华清宫。此诗以唐宪宗不幸骊宫为由,歌颂其爱惜人力、财力,目的在于正面劝戒执政者节制娱乐,重惜人力。诗中说“吾君不游有深意”,结尾说:“君之来兮为
【生卒】:802?—879?【介绍】:唐代散文家。字子直。祖籍敦煌(今属甘肃)。排行八。令狐楚子。大和四年(830)进士及第。授宏文馆校书郎。开成元年(836)为左拾遗。累迁右司郎中。大中元年(847
唐代常衮、杨炎的并称。二人自代宗永泰元年(765)起,同为中书舍人知制诰,衮长于除书,炎善为德音,开元以后,言制诏之美者皆称此二人,时人因并称之。常文章俊挺,炎文藻雄丽,为当时所推重。见《旧唐书·杨炎
【介绍】:刘禹锡作。诗题一作《采芰女》。诗引曰:“武陵俗嗜芰菱,岁秋矣,有女郎盛游于马湖,薄言采之,归以御客。古有《采菱曲》,罕传其词,故赋之以俟采诗者。”诗是作者在朗州纪述风土之作,表现了现实生活中
古代认为天节八星主使臣事,因称帝王的使者为星使,使节出行为星辰动。吴融《关东献兵部刘员外》:“昨夜星辰动,仙郎近汉关。”
据《左传·定公四年》载:伍子胥率吴师攻楚,申包胥到秦国请救兵,秦王不许,申包胥“立依于庭墙而哭,日夜不绝声,勺饮不入口七日。秦哀公为之赋《无衣》,九顿首而坐。秦师乃出。”后因以“哭秦庭”作请兵求援之典
【介绍】:刘希夷作。长篇歌行于汉魏时呈现散文化倾向,粗服乱头,而别具潇洒之态;六朝时转趋婉丽,如美女步春,花面相映,罗袂当风,缠绵之致逼人。希夷此作深得后者神韵。良人客边,佳人独处,秋风玉露搅人神思,
犹嘱托。杜甫《过郭代公故宅》:“俄顷辨尊崇,指挥存顾托。”
迟乃鹏著。巴蜀书社1997年5月出版。本书包括王建年谱、王集版本与作品考辨、王氏创造道路及其诗歌成就、道教信仰等多项内容,书后附有“小传”、“赠诗”和“诗评”,是著者潜心研究的成果。著者新见主要表现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