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德至太极年间之诗体。《新唐书·艺文志序》云:“唐有天下三百年,文章无虑三变。”已有就文章分期之性质。宋严羽首创“唐初体、盛唐体、大历体、元和体、晚唐体”之说。元杨士弘《唐音》分诗为“唐初盛唐”、“中
即剡溪。因晋王徽之(字子猷)曾雪夜泛舟剡溪,自山阴至剡访戴逵,故称。戴叔伦《泛舟》:“飘飘信流去,误过子猷溪。”
诗歌风格。宋严羽《沧浪诗话·诗体》谓“以时而论”,唐代诗歌有“晚唐体”。其“诗辩”又称:“又取元和之诗而熟参之,又尽取晚唐诸家之诗而熟参之。”则所说“晚唐”,指元和以后。今人多指唐文宗时至唐亡。晚唐诸
清黄叔灿撰。叔灿,字牧村,虞山(今江苏常熟)人。《唐诗笺注》,十卷。专选唐人近体诗,多为历代传诵名篇,按体分编。每体诗前都有一段总论。笺注详尽,极类评析。前有凡例一项和沈德潜序1篇。有清乾隆三十年(1
选集。清吴学濂编。四卷。是书专选唐人应试五言六韵诗。卷一为赋物,内分天、地、乐、文、武、珍宝、器用、祥瑞、花草、木、鸟兽、鳞介、虫等十三类。卷二为赋事,内分天、岁时、地、人事、宫室、朝省、音乐、文、武
即大慈恩寺。在今陕西省西安市和平门外。寺始建于隋代,原名无漏寺。贞观时唐高宗李治为太子时,为追念其母文德皇后,改建为大慈恩寺。寺内壁画为当时著名画家阎立本、吴道子所画。寺庙建成后,玄奘即由弘福寺迁来,
亦作“怪底”。①惊怪。杜甫《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》:“堂上不合生枫树,怪底江山起烟雾。”②难怪;怪不得。刘商《胡笳十八拍·第六拍》:“怪得春光不来久,胡中风土无花柳。”
因曾被烫而对着凉菜吹气。语出《楚辞·屈原〈九章·惜诵〉》:“惩于羹者而吹齑兮,何不变此志也。”王逸注:“言人有饮羹而中热,心中惩㣻,见齑则恐而吹之。”后因以“吹齑”谓因吃过苦头而对任何事物都心存戒备。
三张,指西晋著名文学家张载、张协、张亢兄弟三人。张氏兄弟三人有文才,仕宦洛阳,俱有声名,时人谓之“三张”,然吴郡陆机、陆云兄弟入洛阳后,二陆名震京都,使得张氏三兄弟名声大减。见《晋书·夏侯湛等传论》。
【介绍】:五代南唐时人,与孟宾于交好。《全唐诗补编·续拾》收诗1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