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诗词百科>皇甫持正文集

皇甫持正文集

文集。皇甫湜(字持正)撰。该集,《新唐书·艺文志四》著录为三卷,今不传。后人多以之为六卷本之祖本。《崇文总目》、《宋史·艺文志》分别为一卷、八卷,其后并不见著录。钱曾《述古堂书目》云有十卷本,亦佚。晁公武《郡斋读书志》等著录为六卷。今传宋人编《皇甫持正集》,刻、抄本均为六卷,但源流有别。迄今所知刊刻最早的是宋蜀本《皇甫持正集》,据避讳缺笔字推断,当刻于宋光宗绍熙(1190—1195)后。它单独为一个源流,傅增湘曾据以影刻传世,商务印书馆《四部丛刊初编》亦影印之,上海涵芬楼影印收入《续古逸丛书》。又有明世业堂《皇甫持正集》六卷,是正德十五年(1520)皇甫录据王鏊内阁抄本刊刻。以其为祖本的有:明末毛晋汲古阁刻《三唐人集》、李宾编《八代文钞》、清《四库全书》所收“浙江鲍士恭家藏本”、光绪间冯焌光读有用书斋重刻《三唐人集》之本集,以及无名氏坊间刻本等。其中,冯焌光刻本卷末附“补遗”一卷,从《全唐文》中抄入本集不载之五篇,由陶宗仪《辍耕录》抄入《陶母碑》一篇;另收《题浯溪石》诗和有关资料,搜罗甚富,是诸刻本里较完备的一种。钱曾抄本,经其亲手校定,能集诸本之精华,纠其错讹,是最精善的一个本子。缪荃孙于柔兆执徐年(1915)所刻《后三唐人集》之本集,卷末附校勘记一卷。它祖述钱曾抄本,与毛晋汲古阁刊《三唐人集》之本集对校,条列异文,颇利于比勘。它与钱曾抄本为同一个源流。清嘉庆间董诰等奉敕编纂的《全唐文》所收皇甫湜文,不分卷次,其排列顺序按文体以类相从。它的特点是搜罗宏富,超越前代之六卷诸本。缺点是逸失《出世》篇;又疏于考订,将皇甫谧所作《笃终论》、皇甫冉所作《送陆鸿渐赴越序》皆误系于湜名下,带累冯焌光所刻本集也成为集真伪之大全本。核其来源,似与明王鏊所据内阁抄本相近,与宋蜀本、钱曾抄本渊源不同。《全唐诗》(含《补编》)收皇甫湜诗三首,其中《石佛谷》乃皇甫曙所作,应剔去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蓬瀛

    蓬莱和瀛洲。古代传说中的海中仙山,为仙人所居之处。亦泛指仙境。宗楚客《奉和幸上阳宫侍宴应制》:“紫庭金凤阙,丹禁玉鸡川。似立蓬瀛上,疑游昆阆前。”

  • 蔡中郎坟

    【介绍】:温庭筠作。蔡中郎,东汉末文人蔡邕,曾官左中郎将,受诬流放朔方,后又亡命江湖,最终瘐死狱中。葬今常州。温庭筠以才华名世而终身不第,一生多受困厄,故过蔡坟而有此诗,发出了今日爱才不及蔡邕之时的愤

  • 软舆

    即轿子。王建《宫词一百首》之七五:“御前新赐紫罗襦,步步金阶上软舆。”

  • 李端

    【生卒】:约737—约784【介绍】:唐代诗人。字正己。赵州平棘(今河北赵县)人。排行二。李虞仲父。生年一说为天宝二年(743),误。少居洛阳,好尚神仙之术,曾至嵩山学道。年十五以文章自负。安史之乱中

  • 影开金镜满,轮抱玉壶清

    【介绍】:朱华《海上生明月》诗句。二句写明月明亮、皎洁之状。金镜、玉壶皆喻月之亮、之形。比喻形象鲜明,但伤雕琢,缺少余蕴。

  • 李憕

    【生卒】:?—755【介绍】:并州文水(今属山西)人。以明经及第,授咸阳尉。开元九年(721)为长安尉。后官至礼部尚书。安禄山破长安,憕遇害。谥忠烈。与萧颖士有交往。新、旧《唐书》有传。《全唐诗》存诗

  • 琵琶行

    【介绍】:白居易作。见《琵琶引》。

  • 弋者纂

    汉扬雄《法言·问明》:“鸿飞冥冥,弋人何纂焉。”后以“弋者纂”代指远避羁害。韩愈《崔十六少府摄伊阳以诗及书见投因酬三十韵》:“肯效屠门嚼,久嫌弋者纂。”

  • 银浦流云学水声

    【介绍】:李贺《天上谣》诗句。银浦,指银河。云的浮游本来无声,因设想为天河中之水,故谓之能像水一样发出响声。这是李贺特有的“曲喻”手法。钱钟书说:“长吉乃往往以一端相似,推而及之于初不相似之他端。”“

  • 皂江渔翁

    【介绍】:见张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