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诗词百科>皮日休

皮日休

【介绍】:

唐代散文家、诗人。先字逸少,后改袭美。襄阳(今湖北襄樊)人。大约生于唐文宗太和末年至开成初年(834—838)。青少年时代,在襄阳鹿门山读书,并从事耕耨,时以渔钓为乐。咸通四年(863)初,离家出游,循汉水南下,至沅湘间。复北上,经江州达河南,由南阳入蓝田关,抵长安。这次长途漫游,不仅是为了开阔视野,遨游山水,更是为了以自己的诗文进谒当时的名流权贵,以造成舆论影响,便于考取进士。咸通七年(866)春,应进士举,不第。乃取道洛阳,退归寿州东别墅,编次自己的诗文集《文薮》,作为“行卷”,以备次年再度应试。咸通八年(867),登进士第,未授官职。九年(868),又离京师东游华、嵩诸山,经洛阳、扬州,抵苏州。次年,在苏州刺史崔璞幕下为郡从事,与吴中名士陆龟蒙相识,结为诗友,酬答唱和,得诗甚多。十三年(872)春末,返回京都,为著作佐郎,太常博士。僖宗乾符二年(875),王仙芝起义后,皮日休回到吴郡,为毗陵副使。乾符五年(878),黄巢起义军渡江入浙西,继而攻下杭州、越州,皮日休参加了农民起义军。广明元年(880)十二月,起义军攻下长安,黄巢称帝,以皮日休为翰林学士。黄巢败退长安以后,约在中和三年(883),日休被唐室所杀。皮日休是中国文学史上少数参加过农民起义的诗人。他的思想十分复杂,基本上属于儒家正统,又有激进,充满叛逆精神的一面。对儒家经典、儒家代表人物推崇备至,认为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是万古不移的治世之道,并极力推崇当朝儒学大师、古文运动的倡导者韩愈,宣扬韩愈在排斥异说,捍卫儒学上的功业,意在重振儒家道统的权威,以发挥其治世济民的功能。

皮日休的诗歌,集中在其早期自编集《文薮》,及后期和陆龟蒙合编的《松陵集》之中。前者主要是散文,诗仅一卷,而后者存诗三百余首。《文薮》所载,数量虽少,现实性很强,继承了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传统,揭露现实,抨击时政,同情人民疾苦,是皮日休诗歌的精华所在。而《松陵集》所存,数量虽多,内容较空泛,多为玩山娱水,歌咏茶酒,酬唱应和之作。他的文章,几乎全部集中在他的《文薮》之中,此外《全唐文》还辑录短文七篇。其中的政论小品文最为后世所称道,鲁迅曾指出皮日休“并没有忘记天下,正是一塌糊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铓”(《南腔北调集·小品文的危机》)。这主要是针对晚唐时期华靡衰落的文风对比而言的。皮日休充满犀利批判锋芒的短文,确是晚唐时期独树一帜的奇葩。事迹见《北梦琐言》卷二、《旧唐书·僖宗纪》、《新唐书·黄巢传》、《唐诗纪事》卷六四、《唐才子传校笺》卷八,参萧涤非、郑庆笃整理的《皮子文薮》。近年学术界对皮生平有不同意见。

【生卒】:834?—883?

【介绍】:

逸少,后改袭美,自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鹿门子等。襄阳(今湖北襄樊)人。懿宗咸通七年(866),入京应进士试不第,遂退居寿州(今安徽寿县)自编所作诗文集《皮子文薮》。八年再应进士试,以榜末及第。曾在苏州刺史崔璞幕下做郡从事,后入京任著作佐郎、太常博士。僖宗乾符二年(875)为毗陵副使。后参加黄巢起义军,任翰林学士。黄巢起义失败,皮日休不知所终。其《文薮》所载诗文多有抨击时弊、同情民瘼之作,其中《正乐府》诸多篇章,继承白居易新乐府》之精神风貌,尤为著名。后与陆龟蒙友善,多唱和之作,时称“皮陆”。《松陵集》为皮陆二人唱和集,其中之佳者,多表现田园山水隐逸情趣,和《文薮》所载诗,形成为截然不同之风格,《全唐诗》编其诗为9卷又8首,与人联句8首。《全唐诗补编》补诗9首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李从谦

    【生卒】:946—995【介绍】:字可大,入宋后改名从誧(一作从浦)。徐州(今属江苏)人。南唐中主李璟第九子,曾使宋奉朝贡,入宋授右神武大将军,历崇信节度使、武胜军节度行军司马等职。《宋史》有传。喜作

  • 苏富

    【介绍】:唐代诗人。生卒年、籍贯不详。代宗时人。广德元年(763),袁平袁晁之众后,在宣州与刘太真等赋诗唱和。苏寓也参与此事。《全唐诗》存诗一首。事迹见其诗及《旧唐书·代宗纪》。

  • 白云乡

    《庄子·天地》:“乘彼白云,游于帝乡。”后以“白云乡”指仙乡或归隐之处。韦渠牟《步虚词十九首》之三:“上帝求仙使,真符取玉郎。……天高人不见,暗入白云乡。”

  • 晏子赋

    辞赋。作者佚名。敦煌遗书存八种写本:S5752、6332,P2564、2647、3460、3716、3821,L1483。《晏子赋》的故事,源自《晏子春秋》卷六《内篇杂下》,所不同的是,该赋已把晏子使

  • 全唐诗“一作”校证集稿

    杨建国编著。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年2月出版,25.1万字。本书分两部分:一、校证条目;二、正文。分出处、判定、校证三项。所据本为中华书局1960年版平装25册本《全唐诗》。书前有前言,书后附录:《全

  • 通同

    共同。元稹《酬孝甫见赠十首》之七:“终须杀尽缘边敌,四面通同掩大荒。”

  • 兰梦

    《左传·宣公三年》:“初,郑文公有贱妾曰燕姞,梦天使与己兰,曰:‘余为伯儹。余,而祖也;以是为而子。’……生穆公,名之曰兰。”后用为得子的征兆。元稹《感逝》:“头白夫妻分无子,谁令兰梦感衰翁。”

  • 隔汉江寄子安

    【介绍】:鱼玄机作。子安,即李亿。诗写于作者游历汉江之时。因景抒怀,流露出内心孤寂苦闷之情,坦示了自己对情人的刻骨相思。诗体为六言,古人称六言诗声促调板,绝少佳作,而玄机此诗景真情挚,浑然一体,意境悠

  • 雪天萤席

    相传晋孙康好读书,家贫不能点灯,常映雪读书;晋车胤亦好读书,家贫不常得油,夏月则以练囊盛萤火虫照明读书。后或以“雪天萤席”比喻不分寒暑,刻苦读书。罗隐《湖上岁暮感怀有寄友人》:“雪天萤席几辛勤,同志当

  • 整顿

    ①整理。王建《宫词一百首》之二十八:“整顿衣裳皆著却,舞头当拍第三声。”和凝《江城子》词:“整顿金钿呼小玉,排红烛,待潘郎。”②整齐。韦渠牟《步虚词十九首》之十:“羽节分明授,霞衣整顿裁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