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诗词百科>鹦鹉

鹦鹉

【介绍】:

罗隐作。三国名士祢衡因恃才傲物不容于曹操、刘表,被送到江夏太守黄祖处,曾赋《鹦鹉赋》,借以抒发寄人篱下的处境和忧谗畏讥的心情。罗隐屡困科场,半生潦倒,五十五岁投奔杭州刺史钱镠,才有了安身之地,虽受钱镠礼遇,但基于祢衡因触忤黄祖被杀的前鉴和自己的切身感受,仍有一定的疑惧心理,此诗正是借向鹦鹉“开导”的形式来表露自己复杂而难言的心曲。诗歌托物寄兴,言事抒情在虚实真似之间,耐人寻味。

指《鹦鹉赋》。杜甫《奉赠太常张卿垍二十韵》:“健笔凌《鹦鹉》,铦锋莹鸊鹈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舜重明

    传说舜帝有双瞳子。《淮南子·修务训》:“舜二瞳子,是谓重明。”韩愈《月蚀诗效玉川子作》:“黄帝有四目,帝舜重其明。今天只两目,何故许食使偏盲。”

  • 一瓢

    ①数量词。多用于酒或水。白居易《孟夏思渭村旧居寄舍弟》:“何时同一瓢,饮水心亦足!”窦牟《李舍人少尹惠家酝一小榼立书绝句》:“一瓢那可醉,应遣试尝看。”②《论语·雍也》:“子曰:‘贤哉,回也!一箪食,

  • 张道古

    【生卒】:?—908【介绍】:唐代散文家。字子美,一名。青州临淄(今山东淄博)人,一说沧州蒲台(今山东滨州东南)人。中和三年(883)后,为成德节度使王镕幕从事。景福二年(893)进士及第。授著作郎,

  • 答侯少府

    【介绍】:高适作。一作《答侯大少府》。写于天宝十一载(752)春北使清夷军归途。这一酬答留别之作,先自述了长期隐居、老而入仕的坎坷身世及北使送兵的经过,流露了仕途失意和对士卒不幸的同情;次写南归途中与

  • 僧凤

    【介绍】:唐代高僧。俗姓萧。南兰陵(治今江苏武进西北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为梁武帝族孙。隋文帝开皇初,从僧粲出家,得其所授,时论称之。炀帝大业中,为长安崇敬寺主。炀帝诏其礼拜,凤援引经论说明沙门不敬王者之

  • 祇陀

    梵文的汉译音译词,意译胜。相传为舍卫国波斯匿王所治城之称,亦为太子之名。后人用以泛指佛寺。慧净《杂言》:“扬锡指山阿,携步上祇陀。”

  • 怀濬

    【介绍】:唐代诗僧。生卒年、籍贯不详。唐末僧人。乾宁中至巴东。能草书,有时在寺观、店肆书佛经道法,以至歌诗、俚语。里人以神圣待之。后为刺史于某系狱,诘之,乃以诗作状辞,章句靡丽。南平王高从诲时,为人所

  • 野人送朱樱

    【介绍】:杜甫约于宝应元年(762)在成都作。野人,乡野之人,农夫。朱樱,深红色的樱桃。杜甫在草堂,吃到了一农夫赠送的鲜红圆匀的樱桃,触景生情,回想起在朝为左拾遗时,得受皇帝赐樱之菜,感叹而今飘泊他乡

  • 猗顿

    战国时的大富商名。猗顿本为鲁国贫士,闻陶朱公富,往求其术,陶朱公教以畜养牛羊,猗顿听其言,十年之间果富敌王侯,驰名天下。见《孔丛子·陈士义》。后以“猗顿”泛指大富之家。章孝标《上浙东元相》:“黎庶已同

  • 连潭万木影,插岸千岩幽

    【介绍】:高适《同薛司直诸公秋霁曲江俯见南山作》诗句。上句写曲江水中丛树的倒影,下句写倒影水中的南山耸立群峰。江、山美景,相映成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