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历史事件>周公制礼作乐

周公制礼作乐

周公根据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原则所制定的一整套维系各级贵族上下、尊卑、贵贱、亲疏关系的典章制度。礼是执行这套典章制度的具体礼节仪式,乐是配合礼仪所奏的乐曲。凡是贵族阶级所强调的道德规范,如忠、信、孝、悌、敬、让、义、顺等都体现在礼制里面。礼只行于贵族内部,即“礼不下庶人”。相传周朝的礼分为五类:吉礼讲祭祀,凶礼讲丧葬,军礼讲兴师征伐,宾礼讲宾客会同,嘉礼讲婚冠宴饮,合称“五礼”。但实际上,这样整齐的礼乐制度不可能出于周公一人之手。周礼大致是以周公为首,包括以后一些贵族陆续制订、增补、汇集而成的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黄池之会

    春秋末年吴为称霸中原召集中原诸侯举行的盟会。公元前482年,吴王夫差在战败齐国,威服鲁、卫等诸侯的基础上,会晋、鲁二国国君及周卿士单平公于黄池(今河南封丘)。会上,晋、吴二国争做盟主、相持不决。这时,

  • 禁军

    ①历代皇帝的侍从部队。有的直称为禁军、禁兵、有的另立名目。其任务范围也不尽相同。唐代初有元从禁军、后渐扩大为左、右羽林,左、右龙武,左、右神武,左、右神策,左、右神威十军。其中有的还用以镇戍地方,而不

  • 回纥汗国

    回纥人是古代丁零人的后裔,西汉时丁零人居住在匈奴北部,受匈奴统治。南北朝时称高车,亦称铁勒或疏勒。回纥为铁勒之一部,居于今蒙古色楞格河流域一带。是一游牧部落。隋末唐初,回纥渐强,不满于突厥的奴役,与仆

  • 邮传部

    清末官署名。1907年(光绪三十三年)清政府新设邮传部,管理轮船、铁路、邮政、电报四政。主官为尚书、侍郎。1911年(宣统三年)改称大臣、副大臣。所属有邮政总局、铁路总局、电政总局、电话局、交通银行等

  • 夹河之战

    五代时,梁、晋之间的决战。贞明三年(公元917年)冬,晋王李存勖占据河北,遂兵锋南指,夺取黄河重要渡口杨刘城(今山东东阿县北杨刘村)。次年春,梁将谢彦章反攻杨刘城,决黄河水以阻晋军,为晋军击败。尔后双

  • 材官

    西汉时根据地方特点训练各种兵卒,于山阻地区训练步卒,称材官。材官指勇武有材力者。

  • 民元约法

    见“中华民国临时约法”。

  • 王莽改制

    王莽代汉称帝后,进行的一系列托古改制活动的通称。西汉末年,统治集团奢侈腐朽,土地兼并盛行,大批农民沦为奴婢。王莽篡汉称帝后,为缓和阶级矛盾,进行托古改制。始建国元年(公元9年),王莽颁布诏令,将天下田

  • 于谦守卫北京

    明景帝时于谦抗击蒙古瓦剌部骚扰、保卫北京的战役。于谦(公元1398年—1457年),字廷益,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,永乐十九年(公元1421年)进士。宣德、正统时历任御史、兵部右侍郎、兵部左侍郎。正统十

  • 五户丝

    参见“科差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