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历史事件>邺城会战

邺城会战

唐军与安庆绪、史思明叛军进行的一场会战。至德二年(公元757年)九、十月间,唐军在郭子仪等指挥下,借助回纥兵的帮助,相继收复长安(今陕西西安)和洛阳。安庆绪退保邺城(今河南安阳)。乾元元年(公元758年),肃宗命郭子仪、李光弼等九节度使率兵六十万围攻邺城。肃宗恐战将功高无以封赏,遂不任命统帅。各路大军云集,不相统属,如无头之鸟。肃宗派宦官鱼朝恩为观军容宣慰处置使,但鱼根本无率军之才。安庆绪困守孤城,向史思明求救。史思明发兵十三万,亲自增援邺城。两军对阵,初战杀伤相半。正欲决战之际,大风忽起,吹沙拔木,天昏地暗,两军皆大惊。唐军溃散而南,叛军败走而北,军械物资委积于路,双方损失惨重。郭子仪率朔方军退归洛阳以保东都,李光弼、王思礼等各率兵归本镇。史思明收集溃军至邺城,杀安庆绪,归范阳(今北京)自称大燕皇帝。邺城会战,唐军数倍于敌而不战自溃,纯系没有统帅,缺乏统一指挥所致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白鹿洞书院

    我国古代著名书院。在今江西庐山五老峰下。唐贞元名儒李渤曾隐居读书于此,畜白鹿以自娱,人称白鹿先生。后渤任江州(今江西九江西南)刺史,于其地建台榭,以白鹿名洞。南唐于此洞置学馆,学者大集,以名儒李善道为

  • 郑玄遍注群经

    东汉末年,郑玄对儒家经典的注释。汉代今文经学引谶纬说经后, 日趋妖妄、烦琐。相形之下,重训诂,举大义的古文经学,大师辈出,取得了很大成绩。东汉北海高密 (今山东高密)人郑玄,是兼通今、古文经的学者。他

  • 通济渠

    古运河名。隋大业元年(公元605年),炀帝杨广征发河南、淮北诸郡民众百余万开凿而成。通济渠是大运河中最重要的一段。它分东西两段:西段起自东都洛阳(今河南洛阳)西苑,引谷、洛水贯洛阳城东出,循阳渠故道至

  • 五官

    周代管理民政的五种官职。《礼记·曲礼》: “天子之五官, 曰司徒、司马、司空、司士、司寇,典司五众。”司徒管民事,征发徒役;司马主军政和军赋;司空主土地事宜和营作;司士或称司事,管版籍爵禄;司寇掌刑狱

  • 后凉

    十六国之一。氐族贵族吕光建立。苻坚统一北方后,派吕光率大军进攻西域。淝水战后,前秦政权瓦解。太安元年 (公元386年)十月,吕光在姑臧(今甘肃武威)自称大将军、凉州牧,后又改称三河王。龙飞元年(公元3

  • 西厂

    官署名。明宪宗时为加强特务统治,于成化十三年(公元1477年)设立西厂,由宦官汪直提督厂事,其权势超过东厂。汪直以西厂为据点,勾结朝官王越、陈钺,排除异己,陷害忠良,威势倾天下。西厂特务横行各地,引起

  • 西方传教士来华

    西欧的殖民主义者利用宗教作为侵略中国的重要工具。天主教教士披着宗教的外衣,进行政治活动。继利玛窦(意大利人)之后,汤若望(日耳曼人)、南怀仁(比利时人)等陆续来华。他们曾经带来一些科学知识,如明末汤若

  • 新疆建省

    指清朝在新疆正式建立行省事。乾隆初年勘定西域,更名新疆。龚自珍于1820年(嘉庆二十五年)和1828年(道光八年)两次建议在新疆没置行省。1877年(光绪三年)钦差大臣、督办新疆军务的左宗棠上疏奏请新

  • 东周

    ①朝代名。自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起,至公元前256年被秦灭亡为止。东周王朝又大致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(参见“周朝”)。②古国名,由战国时小国西周(参见“西周②”)分裂出去的另一小国。公元前3

  • 泰和律

    金章宗时颁行的一部封建法典。明昌三年(公元1192年)七月,右司郎中孙锋与王寂、董师中等参酌时宜,兼采前代律书,编成《明昌律义》泰和元年(公元1201年)十二月,又命尼庞古鉴、董师中、李敬义等在此基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