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宝真斋法书赞

宝真斋法书赞

二十八卷。宋岳珂(1183-1234)撰。岳珂,字肃之,号亦斋,又号倦翁,其里贯不详。鄂国忠武王岳飞之孙,敷文阁待制岳霖之子。历任户部侍郎、淮东总领。是书俱以其家之所藏前人墨迹自晋唐迄于南宋,各系以跋而为之赞。其祖父岳飞之手迹则别为“鄂国传家帖”,附于书末,是为二十八卷。《宝真斋法书赞》凡二十八卷,大抵以类分编,前三卷为历代帝王帖,收自唐太宗,迄于宋宁宗。卷四收晋及梁陈真迹凡七幅。卷五、卷六为唐名人真迹,收欧阳询、颜真卿、怀素、许浑等名家真迹。卷七为唐摹晋人帖,多为二王之帖。卷八为唐摹杂帖,即摹智永及唐代名家帖,后有五代名人真迹二则。卷九至卷二十七则俱为宋名人真迹。是书以类分编,原本每类之首有总标,总标之下系以总赞,但《永乐大典》俱弃而不录,现篇中仅存二则可考其当日体例。现所录诸帖,晋唐以前,篇幅简约省少,帖下俱详细标注其行数或释文,后以说明性文字简叙其由来或流传,然后帖各为赞,品评其文。至南北宋名人真迹,即自卷九而下,因篇幅繁多,则连类为赞。而每帖之下,或行或草,几幅几行,题记涂乙等,详细附注。作者作是书时,正处朝廷南渡积弱之余,且承家难流离之际,故其间关涉世事者多发愤激烈,情见乎词。至于诸家古帖,尤证人论世,考核精审。其文亦能兼备众体,新颖百变,可谓以鉴赏而兼文章的典范。其间遗闻佚事,可以订史传之是非;其间短什长篇,亦可补文集之伪缺,如其论朱子储议一帖几及万言,其评许浑乌阑百篇殆逾千字,于考证颇为有功。且其所载诸帖、石刻得以流传的仅十之二三,墨迹仅存者更廖廖无几。《宝真斋法书赞》不愧为我国书法发展史上一部重要的书史资料汇编,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。有《聚珍版本》、《闽覆本》、《八千卷楼》有旧钞本,《四库全书》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奇器图说

    三卷。诸器图说 一卷。《奇器图说》明西洋人邓玉函(1576-1630)撰。明王征译。《诸器图说》明王征撰。邓玉函,瑞士人,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。他在葡萄牙殖民势力支持下,于天启元年(1621)来中国,曾

  • 说文古文考证

    二卷。清蔡惠堂(其生平未详)撰。惠堂江苏徐州人。是书上卷总论《说文》所引古文,辨正各家之说,以衷一是;下卷分考古文字体,于形声义不易辨识者加以考证。其上卷辨正各家之说谓“《说文》所载古文,非尽古文”,

  • 诗说活参

    二卷。清李灏(生卒年不详)撰。灏字柱父,又字沧江,南丰(今江西南丰县)人。乾隆间,以生员荐举试博学鸿词科,不遇。官至永宁训导。著有《范同宗录》、《问茞堂集》及《诗说活参》。此书不载经文,仅以《诗》之篇

  • 韩诗内传

    一卷。汉韩婴撰,清王谟辑。本书共收入释文一百五十八条。其中《诗正义》九条,《周礼正义》五条,《礼记正义》七条,《公羊传注》二条,《孟子音义》一条,《尔雅注疏》四条,《史记注》五条,《前汉书注》五条,《

  • 见闻考随录

    见《苑洛语录》。

  • 拜石山巢诗钞

    八卷。清陈光绪(生卒年未详)撰。陈光绪,字子修,会稽(今浙江绍兴)人。其事迹不详。卷首牛坤序称:“予偶游济南于广座中,见陈石生司马爱其书味盎然无风尘气,询之同人,知为循吏而不知其为诗。及投予游龙洞佛峪

  • 远镜说

    一卷。旧题汤如望纂。汤如望亦名汤若望。明天启入中国时,初名汤如望,入清后改名汤若望。然天文乃科学中最古之学,先惟恃算之法;远镜发明以后,可以眼力测之。则此远镜关系天文学者至巨。是编前有天启六年若望自序

  • 陈可斋年谱

    又名《陈文肃公年谱》,一卷。清陈辉祖等辑。谱主陈大受(1702-1751),字咸占,号可斋。湖南祁阳人,雍正十一年(1733年)进士,官至两广总督,卒谥文肃。此谱系辉祖等诸子所编,记仕历、家事及政绩等

  • 城北草堂诗钞

    四卷。《诗余》二卷。《词余》一卷。清顾夔(约1841前后在世)撰。顾夔初名恒,字荃士,号卿裳。生卒里贯均不详。道光六年(1826)进士,改翰林院庶吉士,山西灵和县知县。其诗文风清雅。此集共诗四卷。卷一

  • 山东图书馆书目

    九卷。袁绍昂编。袁绍昂,生平不详。该馆曾经购入海源阁若干书籍,是为其馆藏书目。四部各列一卷,群经合刻、诸子合刻各置二部之首,除设石经外,依照《四库》的分类编排,顺序稍有变化。每书记书名、卷数、撰者、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