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尊水园集略

尊水园集略

十二卷。清卢世(1588-1653)撰。卢世字德水,别号紫房,山东德州人。明天启五年(1625)进士。授户部主事。补礼部,旋改御史,巡视漕运。入清,即家拜御史,征诣京师,托病辞官,卜居平原,自号南村病叟。平生雅爱杜甫诗歌,曾撰《读杜私言》,其诗即深受杜诗影响。邓之诚说他的诗“悲感凄怆,无一字非杜也”(《清诗纪事初编》卷六)。著有《尊水园集略》十二卷。此集一至四卷为古今体诗,五至十二卷为文。诗则清迥绝伦,效法杜甫。文则义理根梁,颇具儒者之言。与钱谦益齐名。王士祯《渔洋精华录》论诗绝句:“杜家笺注太纷拿,虞赵诸贤尽守株,若为南华求向郭,前惟山谷后钱卢。”即指钱谦益与卢世而言。《牧斋初学集》、《读杜小笺略》说:德州卢户部德水,刻杜诗胥钞寄余,俾为其叙。德水北方之学者,奋起而昌杜氏之业。使三千年后,涣然复古人之总萃,细绎复笥,漫录若干。题曰读杜诗寄卢小笺,明其因德水而兴起也。然则谦益之注杜诗,固世为之嚆矢。而其于世,亦甚推重之,无间言。”钮剩《觚剩》称“其营杜亭,设子美像。自称杜亭亭长,著杜诗胥钞。是诸家皆称其用力于杜诗者深,宜其全集学杜者十之八九。卢见曾山左诗钞,不录其诗。殆以其为明之遗民。案谦益以入仕清朝,进退失据,为士林所讥。世则于立身大节,明白周正。虽其著远不及谦益之多,名亦不及谦益之播于人口,然以品节论,固高于谦益之上。”有顺治十七年(1660)刻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壮怀堂诗稿

    二十卷。清林直(1826-?)撰。林直字子隅,侯官(今福建福州)人。林直以诸生参与戎幕,出佐大府,后林直擢升监司,曾率孤军与太平军作战,因镇压农民起义有功,后官至知府。同治二年出游广东。同治十二年以后

  • 询刍录

    一卷。明陈沂(详见《维桢录》条)撰。此书取里巷相传讹谬之事,以及通俗俚语,各为疏证其出处,所以以“询刍”为名。篇帙甚短,仅十九条,千余字。有些内容可资考证之用。如“牵牛郎”条云:“小儿相牵,戏曰:‘牵

  • 石经论语残字

    一卷。清马国翰辑。《论语》残字共971字,计有开头四篇即《学而》、《为政》、《八佾》、《里仁》和末尾四篇即《阳货》、《微子》、《子张》、《尧曰》。又有校记三节,讲述盍、毛、包、周等字的异同。其他与今本

  • 古观室诗集

    五卷。吴士萱(1870-1932)撰。吴士萱字梦舟,号荫云,湖南长沙人。清光绪间诸生。士萱少以骈文驰名,偶尔赋诗。因有人曰“其诗不工”,士萱感奋,于是日夜研读古人诗作,学习清二百余年各诗家作品。由是遂

  • 公是集

    五十四卷。宋刘敞(1019-1068)撰。刘敞,字原父,临江新喻(今江西新余县)人。庆历六年(1047)进士,通判蔡州。历右正言、知制诰。曾奉使契丹,知扬州、郓州、永兴军,拜翰林侍读学士,改集贤院学士

  • 怀宁县志

    ①二十八卷,首一卷,末一卷。清王毓芳、赵梅修、江尔维等纂。王毓芳,山东齐东人,廪贡生,清道光四年(1824)知怀宁县事。赵梅,江苏上海人,举人,原任溧水县教谕,道光五年知怀宁县事。江尔维,字季持,本邑

  • 约章成案汇览

    五十二卷。清北洋官辑。是书分甲乙两编。甲编专载条约十卷,卷一是与俄国的,卷二是与英国的,卷三为法国,卷四美国,卷五德国,卷六瑞典、挪威、丹麦、荷兰、日本、西班牙,卷七比利时、意大利,卷八奥地利、日本,

  • 观堂遗墨

    二卷。王国维(1877-1927)撰。此编为民国海宁人陈海乾所辑。上卷系彝器图谱题识之文,虽多应酬之作,然见识颇高。与《观堂集林》相比较,亦别具旨趣。如《周玉刀跋》实即《观堂集林陈实说齐侯二壶跋》,惟

  • 金台残泪记

    三卷。题“华胥大夫著”,作者真名为晚清张际亮。张际亮(1799-1844)字亨甫,号华胥大夫,福建建宁人。道光十六年(1836)举人,因得罪权贵,被人目为“狂生”,一生不曾作官,放浪山水,出入歌楼剧院

  • 偶然云集

    十卷。清汤之锜(1621-1682)撰。汤之锜,字世调,宜兴(今江苏宜兴)人。入清屏居田野,仿高攀龙复七规,春秋两会,四方学者翕然宗之。延陵书院、东林书院聘为主讲,皆不就。人称“默高先生”。著有《偶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