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方壶斋丛书
四集,三十六种,七十卷。清王锡祺编。王锡祺,生卒年及事迹不详。著有《小方壶斋舆地丛钞》一书,书中搜辑清代地理游记著作,铅字印行。《小方壶斋丛书》所收多清代学者著作,按四部次序排列。虽用活字排印,但流传极少,颇不易得。其中清丁寿征《春秋异地同名考》一卷、清阮芝生《左传杜注拾遗》一卷、清张天民《淮城日记》一卷、清李元庚《望社姓氏考》一卷、清金安清《东倭表》一卷、《东倭考》一卷、清包世臣《三案始末》一卷等书都很有史料价值,且少传本。有清光绪二十一年(1895)南清河王氏铅印本。
四集,三十六种,七十卷。清王锡祺编。王锡祺,生卒年及事迹不详。著有《小方壶斋舆地丛钞》一书,书中搜辑清代地理游记著作,铅字印行。《小方壶斋丛书》所收多清代学者著作,按四部次序排列。虽用活字排印,但流传极少,颇不易得。其中清丁寿征《春秋异地同名考》一卷、清阮芝生《左传杜注拾遗》一卷、清张天民《淮城日记》一卷、清李元庚《望社姓氏考》一卷、清金安清《东倭表》一卷、《东倭考》一卷、清包世臣《三案始末》一卷等书都很有史料价值,且少传本。有清光绪二十一年(1895)南清河王氏铅印本。
一卷。清伯启(生卒年不详)撰。伯启又名博启,字绘亭,满洲正白旗人。乾隆年官至钦天监副,他“幼入算学,酷好勾股,历经三十余年精通其义”,(自序)成为满族重要的数学家。《勾股形内容三事和较》撰于乾隆四十八
一卷。清洪仁玕(1821-1864)撰。仁玕字益谦。花县(今属广东)人,洪秀全族弟,太平天国领导人。著有《资政新篇》、《开国精忠军师干王洪宝制》、《钦定军次实录》诸书。该书为仁玕宝制第一集,内载有《开
四卷。清陆陇其(见《古文尚书考》)撰。该书为陆氏读《朱子大全集》的心得笔记。陇其对于朱氏正集二十九卷以前之诗、赋、札子等人所共知者不再置论。自正集三十卷起至别集五卷止,则摘其精要,分条纂录,各加按语以
二十卷。清毛际可(1633-1708)撰。毛际可字会侯,号鹤舫,遂安(浙江省金华市)人。顺治十五年(1658)进士,授河南彰德府推官,后历任固城、详府等知县。康熙十八年(1679)举“博学鸿儒”不第,
一卷。编者不详。该书记清末李星沅传志诸文。包括上谕、谕祭、谕碑、国史馆本传、家传、墓志铭、神道碑铭等。现有咸丰刊本。
二卷。明谭贞默(详见《三经见圣编》条)撰。此书作于明崇祯十五年(1642年),是谭贞默《著作堂集》中的一种。书中所录只《小虫赋》一篇,又名《小化书》。其命意取自《庄子》“惟虫能虫,惟虫能天”以及《家语
文集四十八卷。诗集二十六卷。清杭世骏(1696-1773)撰。世骏,字大宗,号堇浦,晚年自号秦亭老民。仁和(今杭州)人。清学者,雍正元年(1723)举人,乾隆元年(1736)举博学鸿词科,授编修。因主
四十回。明陈忱(约1590-1670)撰。陈忱字遐心,号雁宕山樵,浙江乌程(今浙江湖州市)人。他一生穷困潦倒,但又是一位具有民族气节的知识分子,身历明代亡国之痛,不甘心做大清王朝的顺民,经常与顾炎武、
十八卷。清乔莱(1642-1694)撰。乔莱字石林,江苏宝应人。康熙六年(1667)进士,授内阁中书。十八年召试博学鸿词,授编修,曾典广西乡试,参与《明史》纂修。康熙二十年(1687)罢官归里,后召还
四卷。吴陈湖遗老编,其事不详。该书记南明事,包括福王纪略、唐王纪略、永历王纪略、入缅始末、瞿式耜殉粤、李定国殉缅、王师南征、绍武僭粤东、鲁藩据浙东、益王僭湖东、王师平浙纪、孙李北奔纪、台湾郑氏始末记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