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投笔肤谈

投笔肤谈

二卷。旧题西湖逸士撰,何守法撰音点注。二人仕履,生卒年皆不可考。或谓同为一人,明嘉靖至万历间人。西湖逸士称此书述作之缘由:“余目击时艰,不欲自限于博士业,遂励志武事,间尝亦仿《孙子》之遗旨,出一隙之管窥,谬成十三篇,题曰《投笔肤谈》”(《投笔肤谈引》)。可知此书是“仿孙子之遗旨”而作。今本分二卷。上卷六篇:本谋、家计、达权、持衡、谍间、敌情。下卷七篇:军势、兵机、战形、方术、物略、地纪、天经。大体按所述问题在战争指导中所处的地位,依次排列,自有其独特的体系。此书以《孙子》十三篇为立论依据,结合历代战争经验,阐述了筹划和实施战争的原则和方法。如《本谋》篇强调要师出有名,仗义而战,此为用兵之旨。“我执其名而加敌以恶名,我仗其义而加敌以不义。”《家计》、《达权》篇强调要做好战争准备,立于不败之地。《持衡》论攻守之道,《谍间》论用间,《敌情》述知敌,《军势》述选将,《兵机》论用兵之机等等,全书逻辑严密,言而有据,反映出作者有极高的军事理论素养。此书有题解和注解。题解点明此篇的主旨和他篇的联系、注解除训释原文外还举出大量战例作佐证,诚为可贵。此书现存最早刊本为明万历三十二年(1604年)陈汝忠弘锡堂《武经七书》附刻本,藏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。新注本有《投笔肤谈译注》(军事科学院《投笔肤谈》译注组,军事科学出版社1984年10月版)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周易异同商

    十卷。清郭嵩焘撰。郭嵩焘字伯琛,号筠仙。湖南湘阴人。道光时进士,官至兵部左侍郎,曾出使英法考察宪政。此书卷一为总论,共有论九图之非、论京氏分宫卦象次序之不足以解易、论王辅嗣不取互卦、论古易十二篇之数、

  • 王氏六书存微

    八卷。近代王闿运(1833-1916)撰。陈兆奎(生卒年不详)辑存。喻谦(生卒年不详)述微。闿运字壬秋,湖南湘潭人。咸丰举人。讲学于四川、湖南、江西等地。清末,授翰林院检讨,加侍讲衔。辛亥革命后任清史

  • 俨山外纂

    见《俨山外纪》。

  • 读公羊注记疑

    三卷。清张宪和(详见《公羊臆》)撰。张宪和对公羊学深有研究,撰有《张氏公羊二种》,该书即其中之一。大体上在于驳斥何休《春秋公羊传解诂》中的牵强附会之说,恢复《公羊传》的原意。何休注《春秋公羊传》,多引

  • 四分律合注戒本

    二卷。唐代释道宣撰。道宣生平事迹详见《广宏明集》辞条。《四分律合注戒本》作于唐贞观八年(634),为一卷本。永徽二年(651)重修后成二卷本。道宣不偏执师传,唯一律本录经文释义。每戒立目,以示纲领,各

  • 冯桂山年谱

    一卷。清冯德馨(1801-1868)自编。德馨字桂山,山东济阳人。道光三年(1823年)进士,官至湖南巡抚。道光三十年(1850年)因镇压反抗不力被革职戍边,咸丰三年(1853年)赦回原籍。此谱自记至

  • 同治朝筹办夷务始末

    一百卷。清宝鋆等奉敕编纂。此书时间起自同治元年,终于同治十三年。目的、方法、体例皆同于两朝筹办夷务始末。内容上凡“历年恭奉上谕廷寄,以及京外臣工之折奏,各国往来之照会,书函等件均予收入。”其中多诸家文

  • 费氏古易订文

    十二卷。清末民初王树楠(1851-1936)撰。王树楠字晋卿,河北新城人。光绪十二年(1886)进士。官至新疆布政使。入民国后为清史馆总裁。著述颇丰。其易学著作除本书外,亦有《周易释贞》二卷。此书专为

  • 毛诗通义

    六卷。清胡文英(详见《诗经逢原》)撰。此书凡六卷,不释全经,亦不录经文,凡有所得,则分别条录之。据书首自序云:“余前辑《诗经逢原》、《诗经补遗》,而意有未尽,复为《毛诗通义》。”知此书是在《诗经逢原》

  • 癸巳存稿

    十五卷 清俞正燮(1775-1840)撰。俞正燮《癸巳类稿》与本书体例、内容性质大致相同,原共三十卷,为缮写方便,分《癸巳类稿》与《癸巳存稿》两次刊刻,卷数均为十五卷。此书也是考据学笔记。卷一、二为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