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禹贡揭要

禹贡揭要

一卷。清姜信撰。姜信,上海人,清代中叶学者,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。本书卷首有姜信作于嘉庆癸酉(1813年)的自序,序中称《禹贡》一编是后世地理志之祖。南宋蔡沈的《书集传》,禀承朱子之意,训诂详明,但学者仍多茫昧不解。到了德清人胡渭作《禹贡锥指》,方始对于疆索的区分、沿革施工的次第,有了详辨确指,此书也因此成为宋以来注《禹贡》者之冠。学者读之,对《禹贡》之山水,自可究委穷源,但此书卷帙过于浩繁,不便于初学,寒士又不能家置一套以备查检。石门人马俊良曾节其要语,成《禹贡注节读》一书,但节录抉择不甚精当,脉络又不明朗,于是姜信又另辑而成此《禹贡揭要》一书,以备家塾诵习。此书所举前人成说,多简明扼要,但不另加考订。对于水道遵循《禹贡锥指》,对于古今地理沿革则依照蒋廷锡《尚书地理今释》。本书平正浅豁,易于初学者诵习。其自序中有“付之剞劂”之语,则此书当有刻本。此为上虞罗氏所藏钞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易经增注

    十卷。明张镜心撰。镜心字用晦,磁州人。天启二年(1622)进士,官至兵部尚书。该书用注疏本,随文阐发,以义理为主,也兼及象数。没有诡奇之词,也没有深微之论,平庸普通,是墨守宋儒的说《易》讲本。《四库全

  • 七经同异考

    三十四卷。清周象明撰。象明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。字悬著,太仓(今属江苏省)人,康熙十一年举人。除此书外,还著有《事物考辨》、《尚友编》、《苏松田赋备考》等。此书包括《易》、《书》、《诗》、《春秋》、《三

  • 南园诗钞

    十卷。清尤世求(约1711年前后在世)撰。世求字会修。尤侗之孙,长洲(今江苏苏州)人。官南充知县。本集分《金台草》一卷,《冰壶草》二卷,《湛华草》一卷,《怀新草》二卷,《沁雪草》二卷,《逢辰草》一卷,

  • 乐说

    二卷。清庄存与撰。存与字方耕,江苏武进人,乾隆十年(1745)一甲二名进士,授编修,官至礼部侍郎。博览群书,贯通六经,著有《彖传论》、《尚书既见》、《书说》及《春秋正辞》等。《乐说》凡上、下二卷,首先

  • 易楔

    六卷。近人杭辛斋撰。为论述易例之书,所取汉宋相兼。第一卷说图书,以太极图为始,于图的来历考订详尽。第二卷说卦位卦名,一一列举汉儒有关先天卦位之经注,解释六十四卦卦名。第三卷说卦别卦象。第四卷说卦数卦气

  • 左传文苑

    八卷。明钟惺(1574-1624)撰。惺字伯敬,号退谷,竟陵(今湖北天门)人。万历三十八年(1610)进士,授行人,官至福建提学佥事。晚逃于禅。与同里谭元春评选《古诗归》、《唐诗归》,当时称为竟陵体。

  • 史伯平先生所著书二种

    二卷。清史致准撰辑。史致准,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,字伯平,阳湖(江苏武进)人。曾供职于云南。著有《古历考》、《太初历辨》、《授时术增解》、《乾象上一道术详注》、《景福术校注》、《钦天术校注》等书。其中刊

  • 藤县志

    二十二卷,清边其晋修,胡毓璿编纂。边其晋,河南人,道光十二年(1832)副榜,曾任河南登封县教谕、广东署和平县事、英德县知县,同治三年(1864)任藤县知县。胡毓璿,广西藤县人,咸丰二年(1852)、

  • 三国纪年

    一卷。宋陈亮(1143-1194)撰。陈亮字同甫,南宋思想家,婺州永康(今属浙江)人,学者称龙川先生。自幼超颖,才气纵横,喜谈兵事。绍熙四年(1193)中进士第一,官至建康军节度判官,未赴即卒。隆兴初

  • 蜀藻幽胜集

    四卷。明傅振商编。生平见《古论元箸》条。蜀地自汉、晋以来,文章为盛。宋庆元中有程迂孙等《成都文类》,明嘉靖中又有周复俊《全蜀艺文志》。此集分为二十五类,后有傅振商自跋。原刻尚有《秦藻幽胜集》合为一编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