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易搜
十二卷。明末清初缙云人郑赓唐撰。郑赓唐为明末天启七年(1627)举人,官至福建按察使佥事。该书序中称“丁亥”,盖成于清顺治四年(1647)。该书经传体例全用注疏本,每卦之末附短论一篇,多是经生之常义,无显著发明。至于《系辞》,旧虽分章,但是自汉晋以来没有标目,郑赓唐直加以“天尊章”、“设位章”诸名,属自造篇题,殊乖古式。对《说卦》章次的删并也没有说出改定的原因,难免轻改经文,变乱旧言之讥。今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有清康熙刻本。
十二卷。明末清初缙云人郑赓唐撰。郑赓唐为明末天启七年(1627)举人,官至福建按察使佥事。该书序中称“丁亥”,盖成于清顺治四年(1647)。该书经传体例全用注疏本,每卦之末附短论一篇,多是经生之常义,无显著发明。至于《系辞》,旧虽分章,但是自汉晋以来没有标目,郑赓唐直加以“天尊章”、“设位章”诸名,属自造篇题,殊乖古式。对《说卦》章次的删并也没有说出改定的原因,难免轻改经文,变乱旧言之讥。今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有清康熙刻本。
十卷。明莫是龙(1537-1587)撰。莫是龙,字云卿,以字行,更字廷韩。华亭(上海松江)人。著有《话说》等。莫是龙书画皆有名,而为诗则不屑深思。《明诗综》载有《莫廷韩遗稿》,不著卷数。是集前有传一篇
一卷。不著撰人。《四库全书》判为宋人著作,原书已佚,据《永乐大典》中辑出,重行整理编次,仍为一卷。此书论保产之法甚为详备,首为调经养血之方,次为安胎之法,再为胎中诸病证治,然后为催生、产后诸方,最后列
内编四卷。外编三卷。清孙星衍撰。孙星衍(1753-1818),字渊如,号季述,江苏阳湖(今武进)人。藏书家、校雠学家、目录学家。自幼天资聪敏,未弱冠即补诸生。乾隆五十二年(1787)中进士,授编修,充
九卷。清杜诏(1666-1736)撰。杜诏,字紫编。江苏无锡人。少时曾从严绳孙、顾贞观游,得其指授。康熙四十四年(1705)玄烨南巡。诏迎銮献诗,特命供职内廷。康熙五十年(1711),举人,翌年钦赐进
十二种,二十九卷。清末民国罗振玉(详见《云窗丛刻》)编。丛书是罗振玉旅居天津时刊印的。收入古写本《贞观政要》残卷、日本宽文刻本《帝范》二卷、《臣轨》二卷、明人钞本《四夷馆考》二卷、手稿本清王鲲《话雨楼
二卷。清张佩芳撰。张佩芳,字荪圃,山西平定人。黄山在安徽县西北,与太平县接界。《黄山志》乾隆三十五年刻本,共二卷。上卷首形胜、次寺观、次物产。下卷游记,载诸家游记,皆作者自记足迹所及。其考黄山旧称黟山
一卷。明王袆(详见《大事记续编》条)撰。此书一卷,分五篇,内容主要论述纬书及释、道两家的源流,与《医书》相同异,原已收入王袆文集之中,曹溶编《学海类编》时将其摘出别行,并改为此名。有《百陵学山》本、《
三十二卷。明丰坊(见《古易世学》)撰。该书自称因其祖先、宋御史中丞丰稷之《案断》而为之释义,故名世学。但丰稷并无《案断》之书,历家书目亦不见著录,显是伪托。坊平生喜作伪书,常于诸经窜乱篇章,别为训诂,
八卷。明末萨囊彻辰(1604-?)撰。萨囊彻辰,成吉思汗后裔,亦称小彻辰萨囊,鄂尔多斯部(今内蒙古伊克昭盟)贵族。此书成于清康熙元年(1662),初为蒙文抄本,乾隆年间译为涩文。材料取自《红册》、《黄
二十卷。南宋徐自明撰。徐自明,字诚甫,号慥堂,永嘉(今浙江温州)人。官富阳主簿,除太常博士、国子博士,终永州知州。除此书外,尚编著有《零陵志》十卷,《浮光图志》三卷。全书以皇朝世系划分卷帙,上起太祖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