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黄石公三略

黄石公三略

三卷。旧题黄石公撰。黄石公事迹具《史记·留侯世家》。太史公述云:秦灭六国后,故韩相后人张良为报灭韩之仇,于博浪沙行刺始皇帝,未成。遂更名姓,亡匿下邳(今江苏邳县)。在圯(桥)上遇一褐衣老父,以为良“孺子可教”,便授其书一编,曰:“读此则为王者师矣。”此书便是圯上老人推演《太公兵法》而成的《三略》。后十三年张良从汉高祖过济北,果见谷城山下有黄石,与老父前言“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,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”合,遂取而葆祠之。显然这是太史公采辑的民间传说,故其后论赞曰“亦可怪矣。”《隋书·经籍志》著录此书云下邳神人撰,显是附会,不足为训。案黄石公或真有其人,当为秦汉间隐士也未可知,然今传本《三略》与黄石公无关,当是后人依托之作。汉以来史志书目以黄石公为名的书有二十多种,如《黄石公记》三卷、《黄石公略注》三卷、《黄石公阴谋乘斗魁刚行军秘》一卷、《黄石公神光辅星秘诀》一卷等,不一而足。细究此书文义,当是汉初黄老家言。汉初黄老家有别于先秦老庄道家,它博采道、儒、法、兵诸家思想,今人裘锡圭谓之“道法家”,其说甚确(参裘著《古代文史研究新探》)。故其书成于汉初可无疑。其书在东汉初已经流行,《后汉书·吴盖陈臧传论》云“光武审《黄石》,存包桑。”可证。或谓此书成于西汉末年,为精通兵法、熟悉张良事迹,拥护汉宗室的隐士所为。其说也有据,可备一说。(参许保林《黄石公三略浅说》)。今本《黄石公三略》分上、中、下三卷,凡3800余字。该书主要论述的是政治战略,也涉及到军事战略;既有对前人的继承,也有新的发展。它强调以道、德、仁、义、礼治国,要求明君得人心,选贤才,具体言之“上略设礼赏,别奸雄,著成败。中略差德行,审权变。下略陈道德,察安危,明贼贤之咎。”值得称道的是此书对将帅、士兵和民众各自作了中肯的论述。如“统军持势者,将也;制胜破敌者,众也”,“庶民者,国之本”,“以弱胜强者,民也”。此外主张控制战略要地,注重后勤补给等,都有独到见解。总言之,上中二卷是对前人兵法《兵谶》、《军势》(俱已亡佚)的征引和发挥。下卷是作者的论述。此书对后世的影响也极大,唐魏徵撰《群书治要》,选录了此书。宋刻《武经七书》收录此书,一直作为后代武举试士的教科书。最早为它作注的是南北朝时期的魏人刘昺,撰有《略记》百三十篇。(《魏书·刘昺传》),现存最早的注本当推宋施子美的《七书讲义·三略讲义》,影响最大的是明刘寅的《武经七书直解·三略直解》。此书自问世以来,广为流传,自《隋志》以后,历代官私书目均见著录,仅现存的版本有140余种(许保林《黄石公三略浅说》统计)。现存最早的刊本为南宋初刊,现存日本岩崎氏之静嘉堂。民国年间上海商务印书馆影宋本,收入《续古逸丛书》是通行本,另有《四库全书》本,《武经七书》本,近年又有新注译本出版。如许保林的《黄石公三略浅说》附有原文译注(解放军出版社1985年版)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寄畅园法帖

    六卷。清秦震钩辑。秦震均曾选摹《三希堂法帖》己著录。此帖于嘉庆四年(1799)勒成。此取其始祖宋代诗人秦观书及名人墨迹。从宋至清乾隆间书人之作。宋代有四家,为秦少游、吴云壑、范石湖、王逸老,后三家书皆

  • 增修万县志

    三十六卷首一卷,清王玉鲸、张琴修,范泰衡纂。王玉鲸,曾任万县知县。张琴,曾任万县知县。范泰衡字宗山,隆昌人,举人。万县志创修于乾隆初县令刘乃大,道光间丁凤泉、咸丰间冯卓怀先后增修,然均讫未成书。自王玉

  • 秘阁元龟政要

    十六卷。明佚名撰。书中所记皆明太祖事。但起于元顺帝至正十六年(1356)张士诚取常熟,终于洪武二十八年(1395),首尾皆不完整,盖前后各失一册。今本卷第又经传写者改题。书内容大致与太祖实录相出入,亦

  • 迩言

    十二卷。南宋刘炎(生卒年不详)撰。刘炎字子宣,括苍(今浙江丽水)人,精于理学。此书共十二章,分别为《成性》、《存心》、《立志》、《践行》、《天道》、《人道》、《君臣》、《治道》、《今昔》、《经籍》、《

  • 南海县志

    ①二十卷。清魏绾主修,陈张翼纂。魏绾,平越(贵州福泉)人,举人,雍正十三年(1735)南海知县。陈张翼,浙江人,举人,广东知县。南海,南海郡番禺县地,隋析置今县。宋有《南海志》十二卷,元有《南海县志》

  • 左传口义

    三卷。清马卢榆撰。卢榆字季立,广东顺德(今属广东省)人。该书对《左传》中的一些问题加以阐发,有清光绪年间两湖书院刊本。

  • 冬游记

    一卷。明罗洪先(1504-1564)撰。罗洪先字达夫,号念庵,吉水(属江西省)人。年十五,读王守仁《传习录》,觉其甚好,欲拜王守仁为师,因其父反对乃罢。于是拜同邑人李中为师,传习王学。嘉靖八年(152

  • 镜花缘

    清李汝珍(1763-1830)撰。李汝珍字松石,直隶大兴(今北京大兴县)人。他读书不喜欢作八股文,因此未得过什么功名。一生多在江苏海州生活。他博学多才,当时就颇有诗名,尤精于音韵学研究。刊行的著作,除

  • 石点头

    十四卷。题“天然痴叟著,墨憨斋主人评”。前有古吴龙子犹叙。墨憨斋主人、龙子犹皆是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的号。从叙文中得知作者字浪仙,胡士莹《话本小说概论》认为是席浪仙。作者真实姓名及生平事迹无法考断,当为冯

  • 岁寒居词话

    一卷。清胡薇元(1850-1920?)撰。胡薇元字孝博,号诗林,别署玉津居士。,河北顺天大兴(今北京)人。光绪三年(1877)进士。清末曾历官广西、四川、陕西等地。民国后成为清室遗老,卒于1920年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