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仲孫

仲孫

读音:Zhòngsūn

【源】 ①系自姬姓。春秋时鲁桓公次子庆父之后,庆父谥曰共仲,共孙孟献子蔑以仲孙为氏,与叔孙氏、季孙氏掌国政,谓之三家(6,7,11,17,60)。②春秋时齐国有仲孙氏(6,17,60)。【人】 仲孙何忌,春秋时鲁国公卿(7)。


现行罕见复姓。今山西之祁县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亦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郑樵注云: “鲁公子庆父之后,庆父曰共仲,故取为仲氏,亦曰仲孙氏。为闵公之故,讳杀君之罪,更为孟氏,亦曰孟孙氏。”② 《姓氏考略》注云: “齐亦有仲孙氏。”

春秋时鲁昭公大夫有仲孙·何忌; 齐桓公大夫有仲孙·湫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烏璘

    读音:Wūlín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科尔沁(23,63)。【人】 乌璘满都祐,清镶白旗人,世居科尔沁,顺治中从征浙江有功,授骑都尉加二等轻车都尉(23)。清代蒙古族姓氏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

  • 閭邱

    读音:Lǘqiū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》、《续通志》之《氏族略》亦俱收载,郑樵注云: “志籍不言所出。然邾国有闾邱。杜预云: ‘高平南阳县北有显闾亭,本邾地,为齐所并,往往闾邱氏食邑於此,故以

  • 读音:tiān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)。【布】 四川(92)、台湾高雄(68,261)、北京、安徽桐城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添颖,宋时福建九溪人,任循州司户(15,21,24)。添礼,明时福建

  • 海多熱隆

    读音:Hǎiduōrèlóng珞巴族姓氏。出自博嘎尔部落之海多氏 (族) 分族而为热隆氏 (家),氏氏连排,如海多热隆·大汪。大汪,人名; 海多热隆,氏氏相连——海多,氏族名; 热隆,家族

  • 紐卧

    读音:Niǔwò【源】 西夏人姓(31)。【变】 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〔纽鄂〕(24)。【人】 纽卧文忠,西夏武功大夫(24,31)。

  • 读音:yào姜姓之后。(见《路史》)药氏,望出河内,后汉南阳太守药嵩,晋有牙门药冲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》)巴夷有药何。(见《华阳国志》)▲<后唐>药彦稠,沙陀三部落人,招讨副使。<明

  • 巴兹格勒

    读音:Bāzīgélè高山族姓氏。台湾高山族之百宛人有此姓。本为房名,以之代姓,属平民之姓。其姓名构成: 名先姓后,如: 卡莱盖·巴兹格勒。“卡莱盖”为名,“巴兹格勒”是房名,或以代姓。见

  • 北鄉

    读音:Běixiāng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7,9,12,17,60)。以所居为氏,如南乡之类(60,61)。按,汉时有北乡国,故城在今山东旧青州府境内,又北魏时置北乡郡,故治在今山西荣河北。北乡氏或系

  • 读音:hào【音】 浩氏有Hào、Gào二音,且源出不同,参见浩(Gào)姓。【源】 出自六国时浩生不害之后(7)。【望】 安定(17,418)。【布】 浙江义乌(277)、台湾彰化(64)、北京等地

  • 桑阿爾

    读音:Sāngāěr【综】 达斡尔族姓(莫昆名)。属莫力登哈拉,汉姓为苍(189)。达斡尔族姓氏。系出墨尔迪音哈拉,后或改单姓“苍”,盖取“桑阿尔” 之首音谐以音近之汉字“苍”而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