傜
【察】 汉时有更始将军傜伟(62,80)。一作徭(62)。
罕见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收载,其注引《正字通》云:“傜,姓。更始将傜伟。”更始,王莽时年号。
【察】 汉时有更始将军傜伟(62,80)。一作徭(62)。
罕见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收载,其注引《正字通》云:“傜,姓。更始将傜伟。”更始,王莽时年号。
读音:Yàn/Yann,Yen【源】 齐太公吕尚之后有彦氏,见《路史》(60,62)。一说,春秋时齐大夫之后,见《姓源》(17)。亦见《姓苑》(15,21,24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【人】
读音:Dān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。古郸国,即亳之鹿邑(故城在今河南鹿邑西南70里),见《国名纪》。汉时周应封郸侯,即其国,后因氏,见《汉书·功臣表》(17,60,62)。【布】 山西汾阳(278)、代县
读音:Yīkèjīlǔ【综】 鄂温克族姓。系出索伦部音千部落(192)。
读音:Láimò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察哈尔(23,63,260)。清代蒙古姓氏。世居察哈尔地方,为蒙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
读音:Zhuī【源】①殷武丁封季父于河北曼(故城在今河南邓县境),曰蔓侯,后灭于楚,其后有邓氏、登氏、邓侯氏、养氏、聃氏、骓氏(8,14,21,60)。古有骓国,在楚,《左传》庄公六年,邓侯所谓骓甥是
读音:Yùn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现代罕见姓(73,91)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音yūn,不从。
读音:Xiàmén【源】 周景王大夫下门子之后,见《国语》(4,7,24)。【人】 下门聪,春秋时晋大夫(4,7,11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注引 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曰: “
读音:Jíyuèlè【综】 清正蓝旗蒙古闲散巴尔虎德之妻为吉岳乐氏(260)。
读音:yǎn【源】 系自嬴姓。秦后有掩氏(8,60,62)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收载; 《姓氏考略》亦收,其注引《路史》云:“秦后有掩氏。”疑乃奄氏分族,系出赢姓。
读音:dōng lǐ郑子产居东里,支庶亦以为氏。(见《世本》)禹时有处士东里槐。(见《路史》)郑大夫产居东里,因氏焉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