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音:chú【源】 ①余姓所改(60,62)。②生于除月,因以为氏(60)。亦见《直音》(15,21)。【布】 河北乐亭(334)、广西马山(346)、湖南宜章(377)、台湾台中(64)、江苏高淳(
读音:Hàn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)。山东沂水有此姓(332)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(按: 古称荷花为菡萏,或以花为氏?)
读音:Lán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河南林县有此姓(343)。
读音:Lǎzhǔn阿昌族姓氏。今云南之潞西有分布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阿昌族》 收载,原意为 “鹰”,汉姓为 “张”。本汉人融入阿昌族。
读音:Shì【综】 源出不详,现代罕见姓(75)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yī【源】 ①古有猗国(故城在今山西猗氏南20里),后因以为氏(17,62)。②古有寒国(故城在今山东潍坊东北),初为寒浞之封邑,伯明逐寒浞,为寒国之君,猗姓。寒浞之子浇封于过(故城在今山东掖县
读音:Gāohù【源】 代北姓,见《魏氏补证》(27)。【变】 后改为李氏(27)。历史上少数民族姓氏。后改为李氏,《郑通志·氏族略·总论·变夷》收载,未详其他。
读音:Dān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。古郸国,即亳之鹿邑(故城在今河南鹿邑西南70里),见《国名纪》。汉时周应封郸侯,即其国,后因氏,见《汉书·功臣表》(17,60,62)。【布】 山西汾阳(278)、代县
读音:Yuàn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7,9)。亦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大同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收载; 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姓解》亦收,未详其源。
读音:Wǎlán达斡尔族姓氏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达斡尔族》引 《黑龙江志稿》、《龙城旧闻》、《瑷珲县志》收载,汉意为“巧妙的”,后或改为单姓“乔”,——盖取其汉意“巧妙”之音,谐以同音汉姓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