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音:xì【源】 春秋时楚臣系益之后,见《广韵》(60,239)。【望】 谯郡(17,60,418)。【布】 北京、湖北武汉(91)、台湾高雄(64,68,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系谨,唐时扬子
读音:Kǎiliè【源】 凯烈即克烈之异译,清时称喀喇,为部落名,其先为汉时高车部人。以部为姓(23)。【变】 ①亦作克烈(79)。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喀喇(24)。 ②元时冀宁路达鲁花赤阿思兰,凯
读音:Tǎyīér元代蒙古族姓氏,为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。陶宗仪 《南村辍耕录》 收载; 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译作“塔尼勒”。
读音:Shāoguànní景颇族姓氏。汉意为 “烧罐”,以为氏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景颇族》 收载,未详其他。
读音:Zōng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谱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yāng【源】①系自妫姓。春秋时陈厉公之子陈完,谥敬仲,故称陈敬仲,其后有鞅氏(5,60)。②春秋时晋赵简子(即赵鞅)之后(7,17,24,60)。③战国时卫有公孙鞅,亦称卫鞅,后封于商,号为商
读音:Hēnglái【综】 彝族姓,属彭伙家支,四川金阳有此姓(375)。
读音:Wéi【源】 汉时匈奴人姓。汉容成侯唯徐卢之后(60)。【望】 安定(17,418)。【布】 江苏武进(314)、北京(91)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北京、河北之获鹿、山西之长治等地
读音:Hēihé【综】 清正蓝旗满洲马甲喇嘛之妻为黑和氏(260)。
读音:omǔ【源】 彝族姓。属即姑家支(375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