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zhǎn

【源】 ①古有展国(故城在今河南许昌北)。帝喾之师展上公为展姓之始(17,60,62)。②系自姬姓。春秋时鲁孝公之子公子展之后有夷伯,夷伯之孙无亥为鲁司空,鲁隐公命以王父名为展氏(6,7,12,17,60)。③北魏孝文帝时改代北辗迟氏为展氏(11,12,17,60)。【望】 河东(17,21,418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.02%。尤以河南多此姓,约占全国汉族展姓人口79%。【人】 展禽,即柳下惠,春秋时鲁人,鲁士师(15,17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天津之武清,河北之景县、黄骅,山东之平度、平邑、昌乐、东平,辽宁之清原,山西之太原、晋城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、回族有此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 《姓氏考略》据《列仙传》注称: “帝喾时有展上公,得道,为展姓之始。” ②郑樵注云: “姬姓,鲁孝公之子公子展之后,以名为氏。”或按: 隐八年无骇卒,无骇者,展之孙也。《传》 言: 羽父请氏,公命以字为展氏。然孝公之子四人: 惠公; 公子益师字众父,其后为众氏; 公子食臧邑, 其后为臧氏; 公子展, 名也。 古人尚质, 有名无字者多矣, 益师有字, 则以字; 有邑,则以邑氏; 展无字、邑,则以名为氏,何必专守王父字之说乎! ③又,《魏书·官氏志》 载: “辗迟氏改为展氏。”此当出自鲜卑族。望出河东。

春秋时鲁有展禽; 南朝梁有展子虔,画工; 宋《文学传》 有展伯、展兴; 明代有展毓,永乐进士,任御史; 又有展敏,天顺进士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可汗

    读音:Kěhán【源】 柔然、突厥、回纥等国君主称可汗,或以此为姓(62)。见《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》(63)及《中国姓氏集》(62)。【变】明清时甘肃临夏土司韩姓,其姓系“可汗”之略称(103)。可汗

  • 读音:Báo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,91)。台湾高雄(68,261)、山东淄博、北京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雁北地区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,《新编千家姓》亦

  • 瑪哈桑

    读音:Mǎhǎsāng高山族姓,为台湾高山族之布嫩人姓氏。本氏族名,或以为姓。布嫩人之姓名构造与汉族相同,即 “姓+名”,如: 玛哈桑·姆安、玛哈桑·达赫,——玛哈桑,姓; 姆安( “月亮”

  • 色微

    读音:Sèwēi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科尔沁(23,63,260)。

  • 读音:cháng【源】 ①周敬王大夫苌弘食采于苌(故城在今河北固安西北),其后子孙以邑为氏(9,12,15,17,60)。②蜀之夷侯有苌氏,见《张禅题名碑》(60,62)。【望】 魏郡、东平(15,1

  • 叔逵

    读音:Shūkuí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疑此乃 “叔達 (达)”之误。盖 “達”、“逵”形近似而讹。

  • 读音:Bào【源】 ①系自姒姓。夏禹裔孙敬叔(即杞公子)仕齐,食采于鲍(故城在今山东省历城东30里),因以命氏,见《姓苑》(6,7,9,12,15)。②庖牺氏即伏羲氏,其后有鲍氏(8,62)。③北魏时

  • 下门

    读音:xià mén周景王大夫下门子之后,因以为氏。(见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)晋有大夫下门聪。(见《世本》)

  • 悉利

    读音:Xīlì《姓氏词典》引《唐书》收载。“唐有悉利移。”未详其源。

  • 读音:xìn出鲁宗人衅夏之后。(见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)周有衅夏。(见《正字通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