屩
【源】 见《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》(63)、《中国姓氏集》(62)。
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中国姓氏汇编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 (按: , 草鞋。或以此物为姓。)
【源】 见《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》(63)、《中国姓氏集》(62)。
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中国姓氏汇编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 (按: , 草鞋。或以此物为姓。)
读音:yín【源】 姑、冘二水在山东即墨,有冘氏,见《路史》(60,62),当水为氏。【它】 《中华姓府》作冗(63)。误。【布】 江西新干有此姓(400)。罕见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收载并注此音;
读音:Rù【源】本陆姓,避事改姓褥(6)。 【变】亦作䅶(91)。 【布】湖北武汉(91)、浙江上虞(279)等地均有此姓。 【人】褥怀志,宋时宦官(7,24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广东之
读音:gū zhú【源】 系自姜姓。商汤封神农之裔于辽西,古支县竹城,裔孙伯夷、叔齐,辞国饿死于首阳山,子孙以国为氏(7,12,17,6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其注云:“商之
读音:Wēngguàn【源】 元蒙古人姓,以部名为氏(24,63)元代蒙古族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本为部落名,以部为氏。元阿勒古斯、托克塔古哩,翁观部人。
读音:Gùzhā【综】 彝族姓。属阿伙家支,四川美姑有此姓(375)。
读音:Jiā【音】 亦音加(Jiā)。【源】 见《中国姓氏集》(62)及《新编千家姓》(73,91)。彝族亦有此姓(130)。【布】 台湾台北(64,68,261)、河南许昌(62)、云南巍山(130
读音:Kǎiliè【源】 凯烈即克烈之异译,清时称喀喇,为部落名,其先为汉时高车部人。以部为姓(23)。【变】 ①亦作克烈(79)。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喀喇(24)。 ②元时冀宁路达鲁花赤阿思兰,凯
读音:Fùlù【综】 汉时有复陆支,从骠骑将军击左贤王,封侯,传五世,免爵(21,60,62)。【变】 一作〔复隆〕(6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。其注云: “《汉书·功臣表》有复陆
读音:Āluò现行彝族姓氏。今四川之马边、峨边均有分布。此姓系峨边、马边等县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他。
读音:ā bó gān与“阿伏干”同。历史上代北地区之三字姓,《姓氏考略》有载。其注“阿伏干”云: “代北人姓,后魏改为阿氏。一作 ‘阿薄干’、‘阿步干’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