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音:Piáo【源】 ①见《万姓统谱》(15)。②清时满洲人姓(260)。【布】安徽淮南有此姓(362)。【人】瓢雄,明时太和人,正德中任湖北长阳县典史(15,21)。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太平
读音:Xuān yuán轩辕姓主要源于以下说法。黄帝曾居于轩辕之丘,故黄帝以地名为号而得姓轩辕,黄帝的后代子孙遂称轩辕氏。轩辕姓早期主要在河南、陕西一带活动。轩辕姓历史人物有唐代东莞人轩辕集,隐居
读音:pén chéng【综】 战国时盆成括仕齐,其子避难改为成氏,见《广韵》(17,60)。一说,改为盆氏(7)。【望】 齐郡(17,418)。【变】 一作〔盆城〕(418)。历史上较罕见姓氏。《郑
读音:Zhū【综】源出不详。江西萍乡(371)、浙江余姚(389)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浙江之余姚市有分布。此姓系余姚市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源。
读音:zé【音】 又音昨(Zuó)(91)。【源】 ①江苏太湖西南有笮岭山,居其侧者以为氏(60)。②亦见《姓苑》(7)。蜀有笮夷,或笮夷之后入中国者以部号为氏(60。62)。【变】 亦作迮(60)、
读音:Nāmèitā【综】 鄂温克族姓(哈拉名)。世居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陈巴尔虎旗莫尔格河区域。后又分哈拉那妹他、西勒那妹他两个分支(192)。疑系清满洲八旗姓那木图氏之异译。鄂温克族姓氏。居陈巴尔虎旗
读音:Lǎzhà阿昌族姓氏。今云南之潞西有分布,《中国人的姓名·阿昌族》收载,原意为 “连接”。汉姓为, 且与梁、郎、曩同姓。又, 对於汉人姓融为阿昌族人者,
读音:wèi【源】 北魏时改渴烛浑(一作烛浑)氏为味氏(17,27,60,86)。【布】 上海(91)、台湾南投、台北、台中(64,68,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罕见姓氏。《汉语大字典》 收载; 其注引
读音:Wéi现行罕见姓氏,今广东之吴川,吉林之乾安,山西之太原、晋城、临汾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亦收载,其注云: “姬姓。鲁昭公子公为之后,以字为氏。”汉代有为昆,南郡
读音:Yíqiū【综】 春秋时晋有夷丘五,见《左传》(17,63)。亦作〔夷邱〕(17)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引《中国姓氏集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或作“夷邱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