抗
【源】 春秋时卫大夫三抗之后有抗氏,见《风俗通》(1)。【变】 后改为杭氏(62)。【望】 丹阳(17,21,60,418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【人】 抗徐,东汉时丹阳人,历官长沙太守、中郎将,封乌程东乡候,迁泰山都尉(1,21)。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分布颇广,今河北之尚义、河南之卢氏、山西之太原、陕西之韩城、湖北之利川、云南之邱北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、土家族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亦收载,未详其源。望出丹阳。
后汉有抗徐,泰山都尉。
【源】 春秋时卫大夫三抗之后有抗氏,见《风俗通》(1)。【变】 后改为杭氏(62)。【望】 丹阳(17,21,60,418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【人】 抗徐,东汉时丹阳人,历官长沙太守、中郎将,封乌程东乡候,迁泰山都尉(1,21)。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分布颇广,今河北之尚义、河南之卢氏、山西之太原、陕西之韩城、湖北之利川、云南之邱北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、土家族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亦收载,未详其源。望出丹阳。
后汉有抗徐,泰山都尉。
读音:Zhālītè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(23,63)。【变】 一作〔扎里特〕(61)。【人】 扎哩特锁柱,清蒙古镶黄旗人,世居乌喇特地方,以从征耿精忠、吴三桂有功,授云骑尉(23)。扎里特长春,清蒙
读音:què chuò西域姓,乌质勒之将有阙啜氏。(见《唐书》)
读音:Shù/Shuh【源】见《万姓统谱》(15)、《集韵》(80)。
读音:Xuàn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五方元音》 收载。未详其源。
读音:Fǒuhài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有载。其注引 《容斋随笔·汉人希姓》 云: “两《汉书》所载人姓氏。有后世不著见得甚多,漫纪于此。以助氏族书之脱遗,复姓如公上、不害、合博
读音:dān【源】 ①系自姬姓。周文王第十七子(一说为第十子)聃季载封于聃(故城在今河南平舆北),谓之聃季,后以国为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7,11,12,15)。②殷武丁季父蔓侯之后有聃氏(8,60,
读音:Wūlǎnghànjí’ěrmòjí’ěrmǐn【综】 清蒙古镶黄旗有乌朗汉吉尔莫吉尔敏氏(259,260)。
读音:Lèng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江西宁都有此姓(280)。
读音:Bólákèqítè【综】 清正白旗蒙古马甲常德之妻为博拉克齐特氏(260)。
读音:Mángbù【源】 彝族姓。属古侯什叟家支(375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