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Róng

【源】 ①古有荣国,以国为氏(17,60)。②周成王卿士荣伯之后,食采于荣(或即荣錡氏,故城在今河南巩县西),其后以邑为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11,12,17,60)。③春秋时鲁宣公弟叔肸之子曰声伯婴齐,生荣,字驾鹅,亦以荣为氏,谓之荣成伯(7)。④清满洲人姓,以名之第一字为姓(181)。今满族姓(344)。⑤蒙古(255)、侗、锡伯等民族均有此姓。【望】上谷、乐安(17,60,418)。【布】分布较广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.01%。尤以吉林多此姓,约占全国汉族荣姓人口33%。【人】荣援,亦作荣将,黄帝之臣,古荣国之后(17)。


现行较常见姓氏。今北京,上海,天津之武清,河北之尚义、阜平、景县,山东之平邑,内蒙古之乌海,湖北之利川,广东之澄海、吴川,云南之陇川,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。汉、满、苗、瑶、傣、珞巴等多个民族有此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其源不一:①《姓氏考略》注云:“《吕氏春秋》:‘黄帝命荣援铸十二钟。’(荣援)当为荣氏之祖。”“”或作“猨”。②又据《风俗通》注云:“周成王卿士荣伯之后,以邑为氏。”荣伯,周王族,成王卿士,封於荣,(《中国姓氏大全》称:“故邑在今陕西户县西。”)因称荣伯。后或以邑为氏,系出姬姓。③郑樵则云:“周大夫荣夷公,其先食邑於荣。”因以邑为氏。荣夷公,周厉王时人,为周卿士,诸侯不享,王流於彘。荣夷公,岂成王时荣伯之后耶?“”或称荣锜,周畿内地,在今河南巩县西。望出上谷、乐安。

春秋末鲁有荣旂,孔子弟子;楚有荣黄,为大夫;汉代有荣广;宋代有荣諲,光禄卿;又有荣见素、荣真素、荣辑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那仁

    读音:Nārén现行蒙古族“姓氏”,今黑龙江省之嫩江县有分布。此姓系嫩江县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源。“那仁”本蒙古族女性名,美丽之意,其后缀以“娃”,表示女孩( “夫”用以表示男孩),如那仁花、

  • 格岳樂

    读音:Géyuèlè【综】清镶白旗满洲马甲萨临保之妻为格岳乐氏(260)。

  • 太山

    读音:tài shān【源】 相传黄帝相太山稽之后有太山氏(11,17,60)。【变】 亦作〔大山〕(7,11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据《列子·注》云: “黄帝相有太山稽,后以为

  • 读音:zhān【源】①或为瞻葛氏所改(60,62)。②元时大食人,西台御史瞻思(一作赡思)之后(91)。【望】中山(418)。【布】大陆有此姓(91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辽宁之昌图、山西之忻州等地

  • 瑞誐

    读音:Ruì’é【源】西夏人姓(240)。

  • 石盞

    读音:Shízhǎn【源】 金时女真人姓(21,60,71)。亦见《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》(63)。【望】 广平(60,71)。【变】 ①一作〔石琖〕,见《洪嵒老人石琖公墓碣铭并序》(71)。 ②汉姓为

  • 郭包勒

    读音:Guōbāolè【综】 鄂温克族姓。汉姓为郭(192)。似即清满洲八旗姓郭博勒氏之异译。

  • 读音:Táng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台湾彰化、南投、台中等地均有此姓(68,261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江西之余干、山西之运城等地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余干县公安局提供; 《山西人口姓大全》亦收载,未

  • 读音:Yǔ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60,62)。春秋时郑穆公之弟语子人之后(15,17,60,62)。【布】 北京有此姓(91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北京、山西之临汾有分布。《新编千家姓》亦收载。《姓氏考

  • 扎嚕特

    读音:Zhālūtè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扎噜特系地名,当以地为氏(23)。世居察哈尔(23,63,260)。【变】 ①一作〔扎尔特〕(260)。②清蒙古正红旗中有扎鲁特氏(259),镶白旗满洲护军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