橄
【源】 见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(7)、《广韵》(60,62)。【望】 河南(60)。【布】 宋时河内怀州(故治在今河南沁阳)多此姓(7,21)。今甘肃永昌有此姓(392)。【人】 橄君锡,明时山西绛县人,崇祯中为荆州府训导(21)。
现行罕见姓氏。今河北之卢龙,山西之运城、临汾、祁县等地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续通志》、《清通志》之《氏族略》亦俱收载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注引《集韵》 云: “橄,姓也。出河内。”未详其源。
明代有橄嗥、橄大经,俱举人; 清代有橄梦元,任沁源县训导。
【源】 见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(7)、《广韵》(60,62)。【望】 河南(60)。【布】 宋时河内怀州(故治在今河南沁阳)多此姓(7,21)。今甘肃永昌有此姓(392)。【人】 橄君锡,明时山西绛县人,崇祯中为荆州府训导(21)。
现行罕见姓氏。今河北之卢龙,山西之运城、临汾、祁县等地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续通志》、《清通志》之《氏族略》亦俱收载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注引《集韵》 云: “橄,姓也。出河内。”未详其源。
明代有橄嗥、橄大经,俱举人; 清代有橄梦元,任沁源县训导。
读音:Xiǎo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,(15,21,24,60)。【布】浙江上虞(279)、江山(325)、江西广丰(325)、宁都(280)、安徽淮南(362)、台湾宜兰(68,261)、北京等地均有此
读音:Jiān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现代罕见姓(73,91)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jiǔ qiè【综】 唐时有久且洛生,为廓州(故治在今青海化隆西)刺史,贞观三年破羌人拓跋赤辞,见《唐书·党项传》(21,6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收载并注此音。《姓氏考略》
读音:Chì/Chyh,Chr【综】东汉时翅咨守,东海人。遗以双鱼,咨守噉二岁不尽,以俭化俗(29)。
读音:E-lābùtúnǔtè【综】 清驻防察哈尔正红旗中有阿拉布图努忒氏(259,260)。
读音:yuán hé回鹘先曰袁纥,亦曰乌护。(见《唐书·回鹘传》)一作辕纥。
读音:Lāsōng门巴族历史上之姓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门巴族》 收载。未详其他。
读音:qiáo【音】又音乔(Qiáo)(17)。【源】①高阳氏玄孙峤牛之后(6,7,11,12,17)。蟜牛为舜之祖。②少典氏之妃有蟜氏之后(17)。③春秋时郑公孙趸,字子蟜,子孙以字为氏(7,17)
读音:Tǎlāěryuēsū元代蒙古族姓氏。为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; 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》译作“歹列里养赛”。
读音:Yùěr【源】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阿鲁科尔沁(23,63,260)。清代蒙古族姓氏。世居阿噜科尔沁地方,乃清蒙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