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格屯
【综】 清镶蓝旗蒙古领催色黑之妻为白格屯氏(260)。
【综】 清镶蓝旗蒙古领催色黑之妻为白格屯氏(260)。
读音:Fùshǔ【源】 舜庶子七人,其后有得封负国(舜迁国于负黍,见《夏世纪》。故城在今河南登封西南),至春秋并入郑国,后有负氏、负黍氏(19,21)。
读音:Hàhè’ěr【综】 鄂温克族姓。属索伦部音千部落,汉姓为哈(192)。
读音:lì【源】 ①西羌姓荔非氏后改为荔氏(60,62)。②或大荔戎(西戎一支)之后有荔氏(60)。③鲜卑大人荔游之后(60)。④西夏人姓(40)。【变】 亦作〔茘〕(21,62,80)。【布】 四川
读音:Mòtè【综】清正白旗蒙古护军济兰太之妻为莫特氏(260)。
读音:Liányǐn【源】系自芈姓。春秋时楚国屈氏之后有连尹襄老,连尹为官名,其子孙以官为氏(6,12,17,6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郑樵注云: “芈姓,楚屈氏之后也。连尹
读音:Huán桓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以谥号为姓氏。齐国国君死后,谥号为“桓”,其后人遂以谥号为姓氏。还有一说是宋国有一位叫卿的国君,死后谥号为“桓”,其后代也有以其谥号为姓者。二是源自
读音:shū fú【源】 周时内史叔服之后有叔服氏(6,7,12,17,60)。【望】 河南(17,418)。【人】 叔服子要,春秋时晋武公大夫(6,7,21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
读音:Zuó【源】 见《直音》(15,21)、《康熙字典》(80)。或即氏。罕见姓氏。《汉语大字典》 收载,其注引 《集韵》称:“稓,姓。”未详其源。(按:古有稓乡
读音:Biànjiā【综】 清镶黄旗满洲领催德保之妻为卞佳氏(260)。
读音:Chuán【综】源出不详。见《中国姓氏集》(62)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)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