羽弗
【综】 代北姓,北魏时改羽弗氏为羽氏(6,10,27,70)。一说,改为弗氏(7,60,62)。
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,其据《魏书·官氏志》注云: “代北姓,后魏改为弗氏。”又,《姓氏词典》据《姓氏急就篇》则称: “后改为羽氏。”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作“弗羽”。
【综】 代北姓,北魏时改羽弗氏为羽氏(6,10,27,70)。一说,改为弗氏(7,60,62)。
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,其据《魏书·官氏志》注云: “代北姓,后魏改为弗氏。”又,《姓氏词典》据《姓氏急就篇》则称: “后改为羽氏。”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作“弗羽”。
读音:Huǒlǔlá【源】 元时色目三十一氏中有火鲁刺氏(13)。【变】 亦作〔火里刺〕(13)。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〔和尔拉〕(24)。【人】 元宪宗后为火鲁刺氏,见《元史类编》(399)。
读音:òu沤氏,越王无疆之后。(见《路史》)
读音:Niè罕见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引 《万姓统谱》 收载; 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姓苑》亦收,未详其源。孽,与蘖通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注云: “历史上的罕见姓。本姓薜(按: 疑 ‘薛’ 当作 ‘
读音:hùn【综】 汉时蔡邕《处士圂叔则铭》:伊汉二十有一世,处士有圂典,字叔则者(21,81,86)。罕见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收载。其注引 《蔡中郎集·处子圂叔则碑》: 伊汉二十有一世,处士有
读音:Gāpǔhán【综】 柯尔克孜族姓。嘎普韩系部落名,清乾隆年间迁入黑龙江富裕县境,以部为氏,汉姓为韩(204)。一作〔噶普韩〕(429)。
读音:Zhāolún鄂伦春族姓氏。出自白依尔哈拉,汉意为“石头”,因住在石滩上而得氏; 或称: 死后被埋石下,其后以石为氏,遂称“昭伦”氏。见《中国人的姓名·鄂伦春族》。
读音:Fútǎ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长白山(23,63,180,260)。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长白山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
读音:rǎn苒,姓。(见《集韵》)罕见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收载,其注引 《集韵》 云: “苒,姓。”未详其他。
读音:Zhān【综】 源出不详,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,91)。浙江萧山(209)、云南东川(380)、河南淮阳(299)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晋城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 收载
读音:Jiǎngdòng【源】彝族姓。居云南宁蒗(375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