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
读音:Lán

蓝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,一是以封地为姓氏,源于嬴姓。梁惠王三年,秦子向受命为蓝(即蓝田,今陕西蓝田县)君,他的后代遂以封邑地名为姓,称蓝姓。二是出自姓。楚国有贵族食采于蓝邑,其后代遂以蓝为姓氏。三是少数民族姓氏。今壮、满、瑶、回等民族中均有此姓。

蓝姓起源于今陕西蓝田,秦汉之际,主要繁衍于中山郡、东莞郡与汝南郡。汉魏之后,蓝姓逐渐播迁于黄河中下游诸省,并有南徙于安徽、湖北、江苏、浙江等地者。隋唐年间蓝姓大举南迁。宋元时期,蓝姓除繁盛于福建外,广东、广西、湖南、四川都有蓝姓繁衍生息。明初,山西蓝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,被分迁于陕西、甘肃、河南、天津、北京、江苏等地。明中叶后,蓝姓有赴台湾者,此间亦有播迁云南、贵州以及越南等东南亚国家。今东北三省亦有蓝姓入居。如今,蓝姓尤以广西、广东等省为多。

蓝姓历史人物有蓝玉,明代名将,勇敢善战,积功甚多,被封为凉国公。后居功骄横,所为不法,为朱元璋所杀,牵连致死者达一万五千人。蓝瑛,明画家。以画为生。尤其擅长画山水,初师黄公望,后又师法郭熙、李唐以及米芾等,功力深厚。曾游历大江南北。其画笔墨爽劲疏宕,气势博大,画风苍秀;以石色写山石树木,而不勾勒,色彩浓丽夺目。亦能画花卉,兼工带写,颇富生趣。蓝瑛在明末影响很大,师承者甚众,为武林派之创始人,亦有人称其为浙派殿军。有《秋山红树图》《江皋话古图》等传世。

蓝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一百三十一位。


梁惠王三年,秦子向命为蓝君。(见《竹书纪年》) (按:即蓝田,子孙以地为氏》)

望出中山。《战国策》:中山大夫蓝诸。宋有尚书郎蓝承,端拱登科,天圣蓝昼。今望出东莞、汝南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》)

▲<宋>蓝继宗,南海人,邕州观察使。<明>蓝瑛,钱塘人,画家。<清>蓝涟,侯官人,诗人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Niǔ钮姓以职业为氏。春秋时吴国有钮宣义,其先祖为专职从事钮柄制作的“百工”之长,故后人以职业为姓。钮姓发源于今江浙一带。今尤以江浙及华北地区为多。钮姓历史人物有钮纬,明代藏书家。先在朝为官

  • 子濯

    读音:Zǐzhuó【源】 春秋时郑国子濯孺子之后,见《姓源》(17,62)。【望】 荥阳(17,418)。《姓氏词典》收载,其注引《姓觿》云: “郑子濯孺子之后。”

  • 鬭强

    读音:Dòuqiáng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。 其注云: “即鬭强氏。以祖辈名字为姓氏。源于芈姓。” 《姓源》 云:“若敖之子鬭强为楚文王大夫, 因氏(《姓解》)。”

  • 读音:Chēnɡ【源】 见《清稗类钞·姓名类》(30)。即称姓。

  • 原伯

    读音:yuán bó【源】 周文王第十六子封于原,是为原伯。原庄公之后有原伯氏(17,60,62)。【人】 原伯贯,周大夫(17)。原伯绞,周大夫(17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

  • 读音:lóu夏少康之裔,周封为东楼公,子孙因氏焉。(见《姓谱》)盖楼氏、贺楼氏并改为楼氏。(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)▲<汉>楼护,齐人,天水太守。<宋>楼大年,义乌人,南昌知县。

  • 读音:tóng匈奴大当户有铜姓。(见《汉书·電光传》)

  • 哈斗

    读音:Hàdǒu【综】 哈尼族姓。世居云南金平,汉姓为李(137)。

  • 閭丘

    读音:Lǘqiū【源】 ①系自姜姓。春秋时齐公族有闾丘氏(17)。一说,齐大夫闾丘婴之后(3,60)。②系自曹姓。春秋时邾国闾丘氏食邑于此,故以命氏,见《尚友录》(12,60)。故城在今山东邹县东北漆

  • 读音:Fāng方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以祖辈名字为姓氏,源于姬姓。西周后期周宣王时大夫姬方叔之后,以祖字为氏。二是以封地为姓氏,相传上古黄帝神农氏之裔孙雷,封于方山,后人以封邑为姓,称为方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