蔽
【源】古有蔽国,以国为氏,见《姓考》(17,62)。蔽,地名,鄢、蔽、补、丹、依、历、莘,见《郑语》(80)。当在陕西境内。【布】浙江余姚有此姓(389)。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太原、浙江之余姚等地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姓氏词典》据《姓考》亦收载,其注云: “以国名为姓氏。古蔽国当在今河南鄢陵一带。”
【源】古有蔽国,以国为氏,见《姓考》(17,62)。蔽,地名,鄢、蔽、补、丹、依、历、莘,见《郑语》(80)。当在陕西境内。【布】浙江余姚有此姓(389)。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太原、浙江之余姚等地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姓氏词典》据《姓考》亦收载,其注云: “以国名为姓氏。古蔽国当在今河南鄢陵一带。”
读音:Ránfū【综】 彝族姓。属丁惹家支,四川甘洛有此姓(208,375)。
读音:Xiàn/Shiann,Syan,Hsien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7,15,17,21,60)。【变】 亦作〔羡〕(60)。【布】 清时河北冀县(60,62),今陕西城固(383)、台湾桃园(68
读音:Zǐzōng【源】 春秋时齐大夫陈凭之后有子宗氏(17)。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,其注引 《姓考》 云: “源于陈姓。齐大夫陈凭之后。”
读音:Là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谱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Fáng【源】①穆王里圃田之路,东至于房,房,子国。亦作鲂,即高邑之地,见《穆天子传》。房子亦作鲂,战国时赵邑,故城在今河北高邑西南(60,62)。②春秋时晋大夫士鲂之后(17,60,62)。
读音:Jiǎněr现行彝族姓氏。今四川之峨边有分布。此姓系峨边县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他。
读音:Zhāng/Jang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台湾苗栗有此姓(68,261)。
读音:zǐ xíng【源】 春秋时有卫国大夫子行敬子(11,15,17,24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周子行敬子,卫大夫。”未道其详。
读音:Nùbā【综】 傈僳族姓。世居云南碧江二区南熬甲村,其先原为怒族,后融合于傈僳族(148)。
读音:Cán/Tsarn,Tsan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或即惭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