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西

西

读音:xī

【源】 ①古有西国(或指西陵古国),见《国名纪》。以国为氏,见《姓考》(17,62)。或谓禹学于西王国之后,见《姓考》(17)。古西王母国,故城在今河北承德。《尔雅·释地》:孤竹、北户、西王母、日下,谓之四荒。②战国时魏文侯之邺令西门豹之后,改西门氏为西氏,见《姓苑》(6,12,15,60)。③清满洲八旗姓锡克特哩氏后改为西氏(180,181)。今满族姓(181)。【望】 魏郡(17,60,418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【人】 西达,宋时濮洲人,邵武推官(21,24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河北之辛集、山东之昌乐、平度、龙口、山西之太原、运城,湖北之利川,湖南之芷江,广东之新会,新疆之塔城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、仫佬族有此姓。《郑通志》、《续通志》 之 《氏族略》亦俱收载,其引 《姓苑》 云: “西门豹之后改为西。” 出自西门氏。而“西门”,以地为氏。

宋代有西达,邵武推官; 元代有西汉杰,封南阳郡侯; 明代有西鸣歧; 又有西管,都指挥; 又有西华,府通判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鱉故德

    读音:Biēɡùdé【源】 金时女真人一部,居五国、女真、敌烈诸部间,以部为氏(426)。

  • 沃哷

    读音:wòliè金代女真族姓氏。乃女真之白姓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本为部落名,以部为氏。其注云:“景祖时沃哷部伯赫布尔,后复有他志。遂结乌春·乌木罕举兵,世祖使肃宗与战,获博诺,献之

  • 读音:Fǔ《姓氏词典》 据 《姓谱》 收载。其注云: “以器具为姓氏。”

  • 读音:Duàn【源】 黄帝庶子姞姓之裔封于断,晋地有断道(故城在今山西沁县西之断梁城)是也,后以国为氏(4,17,60)。【布】 江苏武进(314)、北京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太原、阳

  • 颜盏

    读音:yán zhǎn女真姓,望出陇西。

  • 留吁

    读音:Liúxū【源】 留吁国为春秋时赤狄之国,为晋所灭,其后以国为氏(60,62)。相传赤狄为炎帝之裔,故都在今山西长子、屯留附近(17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,其注据《左传》云:

  • 小施

    读音:Xiǎoshī【源】 禹之后裔姒姓中有小施氏,见《史记》(6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词典》收载,其据《元和姓纂》注云:“源于姒姓。禹后姒姓有小施氏。”

  • 羅岳

    读音:Luóyuè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叶赫(23,63,180,260)。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叶赫地方,为满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

  • 叱千

    读音:Chìqiān《姓氏词典》引《中国姓氏汇编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(按:疑此为“叱干”之讹,盖千、干形近似而混,致一为二: 叱干、叱千。)

  • 读音:Dài/Day,Tai【源】 ①春秋时周王子带食邑于甘(故城在今河南洛阳西南),称甘昭公带,其后以带为氏(9,60)。②春秋时鲁仲叔带之后(17,60)。亦见《姓苑》(6,12,15,60)。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