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chén

【源】 ①伏羲之裔巴子分封于辰,即辰州(故城在今湖南沅县),其后以国为氏,见《国名纪》(17)。②周文王之孙蔡仲胡,亦称公孙辰,其后有辰氏,见《路史》(17,60)。③辰韩为朝鲜半岛上古国,马韩人亦自立为辰王。必有以国为氏者(60,62)。④北魏时代北辟历辰氏改为辰氏,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(7,60)。【望】 河南、代郡(7,17,60,418)。【布】 大陆有此姓(91)。【人】 辰子奇,隋时人,善画,见《名画记》(17)。


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并注其源: ①其引《路史》云: “蔡仲胡之后有辰氏。”蔡仲胡乃周文王第五子蔡叔度之子。此当系出姬姓。②其据 《魏书·官氏志》 云: “辟历辰氏改为辰氏。”此当出自鲜卑族。③又,“辰州,地名,或以为氏。”辰州,隋唐时设,其地在今湖南沅陵以南、沅江以西地区。此以所居地名为氏。④或为朝鲜姓,其引清张澍语云: “辰韩,国名; 马韩人亦自立为辰王,辰氏必有以国为氏者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bó【源】 南北朝时,梁武帝萧衍之次子豫章王综,叛入北魏,梁武帝遂改综之子直为悖氏(7,21,63)。【望】 豫章(17,418)。罕见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收载,其注引 《梁书·豫章王综传

  • 呷瑪

    读音:Gāmǎ现行藏族“姓氏”。今四川之理塘有分布。此姓系理塘县公安局提供。或译作“嘎玛”。原为星斗之意。藏胞常用“呷玛××”以命名。一般不用姓,遂有人据汉族姓名构成习惯来认识 “呷玛×

  • 读音:Cōng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,91)。台湾台北(68,261)、福建长汀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运城、陕西之韩城、河南之卢氏、云南之泸水等地有分布。《新编

  • 读音:Xián/Shyan,Syan,Hsien【源】 见《直音》(15,21)及《康熙字典》(80)。与弦姓通(62)。

  • 祝圉

    读音:zhù yǔ【源】 春秋时卫大夫祝圉之后,见《风俗通》(12,60)。【人】 祝圉遥,汉时侍御史(12,21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注云: “卫祝圉之后”,此以名氏为氏

  • 读音:Hào【音】 又音Háo(17)。【源】 西羌姓,见《汉书》(60,62)。亦见《姓苑》(15,21)。【望】 西平(17,418)。【布】 浙江上虞(279)、台湾台北(68,261)等地均有

  • 倀

    读音:Chāng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,91)。湖北黄梅有此姓(361)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读音:Shén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四川安县(322)、武胜(321)、河北三河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江西之宜丰有分布。此姓系宜丰县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源。

  • 叱伏盧

    读音:Chìfúlú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姓解》收载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引《中国姓氏集》亦收,其注云: “代北三字姓。”未详其源。(按: 《郑通志》、《续通志》之 《氏族略》均未收载。)

  • 魯布哩

    读音:Lǔbùlī【源】①清满洲八旗姓。凡四派,出叶赫、绥分、长白山、乌拉等地(23,63,180,260)。②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乌噜特(23,63,260)。 【变】①一作〔鲁布理〕(260)。②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