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yú

【源】 周武王第二子邘叔封于邘(故城在今河南沁阳西北邘台镇),其后以国为氏(9,11,15,17,60)。【变】 后有去邑为于氏者(60)。【望】 上谷(17,418),扶风(15,21)。【人】 邘侯,汉时上谷太守(9,11,15,17)。


罕见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有载,其注“”云: “即 ‘邘’ 氏。周武王之子邘叔所封之国。京相璠云: ‘野王县西北三十里有故邘城及邘台。’ 野王,隋改曰河内,今怀州治。子孙以国为氏。其后去‘邑’ 但为于氏; 亦有不去者。”邘,古国名,商纣鄂侯所居,其地当在今河南沁阳西北之邘台镇。

汉代有邘侯,上谷太守。(按: 邘侯,《姓氏词典》 引作 “邘俟”。)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tà【源】 ①蹋顿之后(60,62)。蹋顿系东汉乌桓部人,世居辽西,建安初助冀州牧袁绍击公孙瓒,破之,赐单于印绶,后为曹操破于柳域,被斩,其余众悉徙于中国(62)。②回纥有踏氏,见《李德裕文集》

  • 馬嘎羅夫

    读音:Mǎgāluófū鄂温克族姓氏。出自索罗共氏族,本为人名,以名为氏。见《中国人的姓名·鄂温克族》。

  • 读音:Fàn现行罕见姓氏。今湖北之监利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归 “上声” 部,未详其源。《姓氏词典》据 《太平图话姓氏综》 注云:“以器具为姓氏。” 範,亦作笵,铸造

  • 公巴

    读音:Gōngbā【源】 系自嬴姓,见《潜夫论》(5,63)。

  • 昌里

    读音:Chānglǐ【综】 西夏有昌里马乞,见《宋史》(54)。

  • 读音:Xiōng【源】 见史游《急就篇》(63)及《新编千家姓》(73,91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东之鱼台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 亦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鬼方

    读音:guǐ fāng【源】 古时鬼方国之后,以国为氏(17,62)。陆终娶鬼方女嬇,生六子,见《世本》(11,17,6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。其注引《世本》云: “陆终娶鬼方女

  • 色哷哩

    读音:Sèlièlī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珲春(23,63,180,260)。【变】 ①亦作〔色勒里〕(180)、〔色勒理〕(260)。②清正蓝旗满洲马甲嘉苏之妻为色埒哩氏(260),〔色埒哩〕似

  • 鄂爾敦

    读音:Èěrdūn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敖汉(23,63)。【人】 鄂尔敦和济格尔,清蒙古镶蓝旗人,世居敖汉,从征吴三桂阵亡,赠云骑尉(23)。清代蒙古族姓氏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

  • 读音:jū晋大夫郤克,食采于驹,称驹伯,因氏。(见《左传类解》)▲<汉>驹几,封骐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