鄉
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7,9,12,15,17)。【望】齐郡(418)。【布】安徽淮南(362)、广东顺德(363)、台湾台北(68,261)、四川成都(91)、武胜、梓潼、垫江等地均有此姓。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广东之高要,四川之成都,山东之鱼台,山西之运城、长治、忻州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、布依族有此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亦收载,初见于《姓苑》,未详其源。
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7,9,12,15,17)。【望】齐郡(418)。【布】安徽淮南(362)、广东顺德(363)、台湾台北(68,261)、四川成都(91)、武胜、梓潼、垫江等地均有此姓。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广东之高要,四川之成都,山东之鱼台,山西之运城、长治、忻州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、布依族有此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亦收载,初见于《姓苑》,未详其源。
读音:tǔ fú lú代北姓,后改为卢氏。(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)
读音:Ālètǎnduōtuōěr元代蒙古族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注云: “《列传》库库布哈·阿勒坦多托尔氏。”未详其他。
读音:Gùdélín鄂温克族姓氏。指使用驯鹿的人们,本为氏族名,或以为姓。见 《中国人的姓名·鄂温克族》。
读音:Huàn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台湾屏东有此姓(68,261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湖北之老河口有分布。此姓系老河口县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源。
读音:Ōu【源】 越王无疆之裔东越王摇,镇守东瓯(故城在今浙江永嘉西南30里),后因以为氏(6,7,12,15,17)。【变】 古文瓯、沤、欧通用(17,62)。【望】 东越(17,418)
读音:Diàn【源】 见《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》(63)。相传为甸氏所改(91)。【布】 浙江诸暨(368)、上虞(279)、江苏武进(314)、台湾台南、台北(64,68,261)、广东普宁(355)
读音:Jiǎo【源】系自偃姓。春秋时绞国在随唐之南(故城在今湖北郧县西北),灭于楚,子孙以国为氏(6,7)。或,周文王之师绞时子斯之后(60,62)。 【变】亦作佼(12)。 【望】汉阳(418)。
读音:Měnggǔwùluódài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,其注据《中国人名大辞典》云: “蒙古族姓。元至元时蒙古汉军总管忽都。姓此氏。”
读音:Dǎo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山东新泰有此姓(359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阳泉、河北之东光等地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东光县公安局提供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亦收载。未详其源,亦未见载於古籍
读音:Ānpī现行藏族姓氏。今四川之道孚有分布,本为房名,以房名为姓。道孚县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