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诗词古文>岑羲生平

岑羲生平介绍

岑羲(?-713年),字伯华,南阳棘阳(今河南新野)人,唐朝宰相,中书令岑文本之孙。文昌右相岑长倩之侄。岑羲进士出身,历任太常博士、郴州司法参军、金坛令、汜水令、天官员外郎、中书舍人、秘书少监、吏部侍郎。710年(景云元年),岑羲升任右散骑常侍、同中书门下三品,不久便被罢相,出任陕州刺史。712年(先天元年),岑羲再次拜相,任同中书门下三品,后以保护睿宗之功进拜侍中,封南阳郡公。唐玄宗继位后,岑羲依附太平公主,图谋不轨,意欲作乱。713年(开元元年)七月,唐玄宗发动先天政变,诛杀太平公主党羽,岑羲伏诛。>>查看岑羲的诗词古文

轶事典故

  岑羲拜相后,兄长岑献担任国子监司业,弟弟岑仲翔、岑仲休担任州刺史,岑氏兄弟子侄数十人都官居要职。岑羲感叹道:“物极必反,我得有所戒惧啊。”但却并未因此有所黜退。

家族成员

祖父:岑文本,官至中书令。
父亲:岑曼倩,官至雍州长史。
叔父:岑长情,官至文昌右相。
兄长:岑献,官至国子司业。
兄弟:岑仲翔,官至陕州刺史。
兄弟:岑仲休,官至商州刺史。
儿子:岑敷。

生平

早期事迹

  岑羲年轻时考中进士,累迁至太常博士。691年(天授二年),宰相岑长倩被诬谋反,下狱而死。岑羲因是岑长倩的侄子,也受到牵连,贬为郴州司法参军。

  在担任金坛县令期间,岑羲因政绩突出,与弟弟长洲县令岑仲翔、溧水县令岑仲休并称江东三岑,受到宰相宗楚客的赞誉,又被江南道巡察御史荐为汜水县令。

回朝任职

  704年(长安四年),武则天命宰相举荐官员。凤阁侍郎韦嗣立便推举岑羲,并道:“只可惜他被伯父岑长倩所连累。”武则天道:“只要他有才干,就不会受到连累。”于是任命岑羲为天官员外郎。此后,刘守悌、裴惓等受到亲属牵连的官员相继获得擢升。

  705年(神龙元年),唐中宗复位,岑羲被任命为中书舍人。不久,侍中敬晖打算上表朝廷,请求降封武氏诸王,请人起草奏疏。岑羲执笔而书,言辞恳切,因此惹怒武三思,被贬为秘书少监。

  707年(景龙元年),太子李重俊发动政变,失败被杀。侍御史冉祖雍趁机诬陷相王李旦与太平公主曾与太子同谋,请求中宗审问调查。岑羲与中书侍郎萧至忠上表劝谏皇帝,力保李旦与太平公主。后来,岑羲监修《中宗实录》,将此事记述下来。

  708年(景龙二年),岑羲改任吏部侍郎。当时,一同负责选官的吏部侍郎崔湜、太常少卿郑愔、大理少卿李元恭都大肆受贿,以贪腐著称。只有岑羲恪守正道,受到舆论的称赞。

担任宰相

  710年(景云元年),唐中宗驾崩,韦皇后立温王李重茂为帝,是为殇帝。岑羲被擢升为右散骑常侍、同中书门下三品,成为宰相,不久又持节巡抚河南道。

  不久,李隆基发动唐隆政变,杀死韦皇后,废黜唐殇帝,拥立相王李旦为帝,是为唐睿宗。岑羲出任陕州刺史,后历任刑部尚书、户部尚书,并监修国史。

  712年(先天元年),岑羲再次担任同中书门下三品,并因此前保护睿宗的功劳,进拜侍中,封爵南阳郡公。同年八月,唐睿宗禅位于皇太子李隆基,是为唐玄宗。

  当时,太平公主权倾朝野,岑羲与窦怀贞、崔湜全都依附于她,日夜谋划作乱。宰相刘幽求和禁军将领张暐计划除掉他们,但是事情泄露,都被流放岭南。

政变伏诛

  713年(开元元年),太平公主与窦怀贞、岑羲、萧至忠、崔湜及太子少保薛稷、雍州长史李晋等人密谋,打算废黜唐玄宗,另立皇帝。

  同年七月,太平公主定于四日起兵作乱,命左羽林大将军常元楷、右羽林将军李慈率军闯入武德殿,又命岑羲与窦怀贞、萧至忠在南衙举兵响应。结果尚未行动,消息便已泄露。

  唐玄宗与岐王李范、薛王李业、宰相郭元振商议后,命龙武将军王毛仲率军由武德殿进入虔化门,斩杀常元楷、李慈,并闯入朝堂,擒斩岑羲、萧至忠。岑羲死后,家产也被抄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赵执端

     山东益都人,字好问,号缓庵。赵执信从弟,王士禛甥。诗得士祯指授。有《宝菌堂遗诗》。

  • 翁宏

    (约公元九一五年前后在世)字大举,桂林人。生卒年均不详,不仕。入宋,寓居昭、贺间。与王元、廖融等交游唱和。《宫词》(一作《春残》)等诗最为当时所称。所作诗今存三首。

  • 王仲雄

    王仲雄,南朝齐诗人、音乐家。祖籍临淮射阳(今淮安东南),侨居晋陵南沙县(今常熟北)。敬则子。明帝萧鸾在位时,为欣赏其琴艺,特命人取出存放多年的蔡邕“焦尾”琴,让他在御前演奏。仲雄连续弹奏五日,并即兴创作《懊恼曲》一首献于明帝。其辞见录于《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》。后因明帝猜忌,其父起兵反,仲雄在京被杀。谢朓有《答王世子诗》,当即答仲雄之作,是仲雄本能诗,惜所作已佚。

  • 夏庭芝

    夏庭芝(约1300-1375)字伯和,一作百和,号雪蓑,别作雪蓑钓隐、雪蓑渔隐。华亭(今上海松江)人。元代词曲作家。有文才,好冶游,杨维桢曾为其西宾。夏氏原为云间巨族,乔木故家,藏书极富,曾名其书斋“自怡悦斋”。元末变乱,隐居泗泾,改书斋名“疑梦轩”。时戏曲家张鸣善、朱凯、邾经、钟嗣成等都是同道好友。夏氏能词曲,大多散失,仅有《青楼集》存世。该书记录了元代几个大城市一百余位戏曲女演员的生活片断。后人把此书看作为与《录鬼簿》有同等价值的有关戏曲史的重要专著。

  • 伍乔

    伍乔,生卒年月不详,南唐庐江人(今安徽省中部偏南、巢湖西南岸),自幼入庐山国学,工诗文。南唐保大元年(943)以《八卦赋》中进士第一,元宗命石勒乔赋于国门。后官歙州通判、考功员外郎。年70卒。

  • 周绍黻

    字佩珊,灵川人,庶吉士林世焘室。有《蕊珠仙馆诗词》。

  • 文天祥

    文天祥(1236.6.6-1283.1.9),字履善,又字宋瑞,自号文山,浮休道人。汉族,吉州庐陵(今江西吉安县)人,南宋末大臣,文学家,民族英雄。宝祐四年(1256年)进士,官到右丞相兼枢密使。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,被扣留。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,由南通南归,坚持抗元。祥兴元年(1278年)兵败被张弘范俘虏,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,后在柴市从容就义。著有《过零丁洋》、《文山诗集》、《指南录》、《指南后录》、《正气歌》等作品。

  • 邯郸淳

    邯郸淳(约132年—221年),一作浮,又名竺,字子叔(一作子淑),又字子礼(或作正礼),东汉时颍(yǐng)川阳翟(dí)(今禹州市)人,三国魏书法家,官至给事中。他不经意的闲逸文作——《笑林》和《艺经》,讲述了当时的许多笑话、噱头、善喻、讥讽、幽默趣事以及当时流行的投壶、米夹、掷砖、马射、弹棋、棋局、食籁等诸般游艺项目,成为中国最早的笑话和杂耍专著。

  • 张纯

    (?—56)东汉京兆杜陵人,字伯仁。张安世之后。少袭侯爵,西汉末为侍中。王莽时官至列卿。光武帝更封武始侯。纯明习旧典,东汉初制礼,辄咨访之,多所正定。累迁大司空,慕曹参,务于无为。建武二十四年穿阳渠,引洛水为漕,百姓得其利。卒谥节。

  • 孙叔向

    生卒年、字贯不详。《全唐诗》存诗3首。《送咸安公主》诗系德宗贞元四年(788)十月为德宗女咸安公主远嫁回纥可汗而作。又曾作诗上宰相李泌。事迹据《唐诗纪事》卷二八。